人人皆知桃花扇,誰人能懂李香君?

作者:青衣

01

灼灼桃花十里,取一朵放在心上,足矣。

就有那么一個人,傾其畢生為一朵桃花譜曲修書。

這個癡人的名字叫孔尚任。

他出生于明末清初,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孫,精通禮、樂、兵、農,考證過樂律。

他閑來無事的時候,常與明朝的遺老談古論今。

聽他們講明王朝的興亡傳奇。

歷時十五個春秋,傾其畢生心血,三易其稿,在他52歲時終于創作完成《桃花扇》。

一經問世立刻引起轟動,被世人頻繁傳唱。

梁啟超贊嘆道:“結構之精嚴,文藻之壯麗,寄托之遙深,真可謂冠絕千古。”

這部《桃花扇》講述的是秦淮八艷之首李香君的傳奇一生。

圖片發自簡書App

香君本是蘇州吳宅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父親是一名武官,家中姐弟三人,她是最受寵愛的小妹妹。

小香君八歲那年。

由于父親遭到魏忠賢一伙閹黨的陷害,家道中落。

她流落到煙花柳巷成了一名煙花女子。

很快在青樓師傅的調教下。

聰慧的李香君詩詞歌賦無所不能。

絲竹管弦無一不精。

尤其是琵琶彈起來如行云流水,唱起南曲更是妙音圓潤甜美無比。

16歲時李香君已經成為“媚香樓”的名妓。

暮春三月,桃紅柳綠的時節。

媚春樓慕名來了一位書生侯方域,兩人一見傾心,郎情妾意兩纏綿。

侯方域拿出定情信物,一把白絹面、象牙鏤花骨的扇子。

家傳的琥珀扇墜兒閃閃發亮,一如少年清澈的眸子。

02

阮大鋮還沒解開心頭之恨,他聽說弘光皇帝的寵臣田仰,想娶李香君竟然被拒絕了。

他大怒說:

? ? “了不得啦,一位相爺,拿著三百兩黃金,? ? 竟然娶不了一個妓女?簡直豈有此理!你? ? ? 只管交了錢,搶著人就走,不怕她不依。”

于是,田仰急急忙忙交了聘禮,氣勢洶洶來搶奪李香君。

剛烈的香君,心一橫,朝著欄桿一頭撞去。

登時鮮血四濺,手中的白色絹扇掉落地上。

鬧哄哄的搶親人群怕出了人命,慌忙逃竄。

媚春樓也怕失去一個臺柱子,慌忙讓人抬了香君去醫治。

人去樓空,楊龍友在雜亂的地上撿起扇子,白色絹面上映著點點血紅。

他拿起筆勾勾畫畫,把鮮血畫成了一樹艷麗的桃花。

一朵朵傷情,春風懶笑。

一片片銷魂,流水愁漂。

櫻唇上調朱,蓮腮上臨稿,寫意兒幾筆紅桃。

補襯些翠枝青葉,分外夭夭,薄命人寫了一副桃花照。

圖片發自簡書App

李香君托付楊龍友千里送扇,想告訴情郎自己目前的艱難處境。

轉眼到了深秋十月。

一天,阮大鋮一行官員在賞心亭設宴,把媚春樓的歌女叫來助興。

李香君看到仇人眼前的歡宴,想到候郎遭陷害亡命天涯,不由得燃起心頭怒火。

阮大鋮讓她唱歌,李香君說:“不會。”

阮大鋮問:“樣樣都不會,還稱什么名妓?”

李香君幽幽嘆口氣說:“諸位大人有所不知,小女子有心事。

有的人鐵石心腸,寒冬臘月都不怕凍,拆散人家夫妻,生離人家母子,比山賊還狠呢!”

她一個身份卑微的妓女,對抗位高權重的高官。

她做了一回禰衡罵曹,出了出心頭的恨意。

然而,阮大鋮并沒有饒過李香君,他假借圣上旨意,將李香君征入宮中充當歌姬。

深陷高高的宮墻之中,李香君只能夜夜揣著愛情的殘夢,食不甘味,夜不成寐。

03

清兵入境,南京城不攻自破,李香君趁亂逃出深宮。隨著難民一路來到長板橋上。

遠遠望見媚春樓已經變成一片火海,絕望的李香君跌坐在地上。

國破家亡的人哪里還有一個退路?

哪里才是一個弱女子的容身之處?

那個日夜思念的人兒現在又在哪里啊?

香君此刻萬萬沒想到造化弄人。

她苦苦尋覓的心上人,此刻就在咫尺之地的秦淮河對岸。

趁亂歸來的侯方域,遠遠望見媚春樓的那片火海。

他沿著秦淮河畔苦苦尋覓李香君的身影,整整搜尋了一夜。

歷史的狂潮席卷而來的時候,人如浮萍,生活全然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只能聽憑命運的安排,遭逢離亂的年代,再也沒有一個人的歲月能靜好如初。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們這一錯過就是一生一世,從此以后他們恩斷緣絕,當然這是后話。

幾年之后的偶然相遇,當李香君看到身穿清朝官服的侯方。

看到心愛的男人,身為大明王朝的子民,竟然給清朝做了走狗?

一股憤恨,猶如當年她大罵侯方域的不知廉恥。

只是此刻,她不再罵了,她斬斷情絲遁入了空門。

侯方域遭到心愛之人的鄙棄,登時勘破了功名利祿,脫下蟒袍換上袈裟,他也出家禮佛去了。

論才貌李香君并非第一,因為她對愛的癡情,對國的忠貞,讓她名居秦淮八艷之首。

《桃花扇》一曲借男女主人公的悲歡離合,為明朝亡國之痛譜寫的一曲悲歌。

劉中柱稱《桃花扇》是一部傳奇。

奇而真,趣而正,諧而雅,麗而清,密而淡,詞家能事畢矣。

可為名世一寶。

正如詞中所說:

秦淮無語話斜陽, 家家臨水應紅妝。

春風不知玉顏改, 依舊歡歌繞畫舫。

誰來嘆興亡!

青樓名花恨偏長, 感時憂國欲斷腸。

點點碧血灑白扇, 芳心一片徒悲壯。

空留桃花香。

04

東風掀起三月的春帷,催開滿樹的桃花。

香君緊閉的小小心扉只為心愛的人打開。

那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不知不覺相愛了。

“對未來最好的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

她做到了,把愛情留給了最好的年華,最愛的人。

那么,后來呢?

青燈古佛旁的香君,憶及當年的那份癡戀,她應該是無悔的。

再后來,香君本以為守住寂寞,就能等來芳華,沒想到等來的是心愛之人的離經叛道。

她可以以死守志,當然就有慧劍斬情絲的勇氣,她依然是那個決絕清堅的女子。

李香君愛得濃烈而癡迷,千萬人仰慕,她只鐘情一人。

但是她不在愛情中迷失本性,當愛與道義相沖突的時候。

她把道義放在中間,寧做那晶瑩的一地碎玉,也不做茍活卑賤的全瓦。

桃花扇上斑斑血跡,祭奠的是一個煙花女子的忠貞,她可以為愛而生,就可以為愛而死。

我們相信后來的香君,一定不會在逝去的時光中惆悵,一定會在安之若素的歲月中安詳。

拿得起是本能,放得下是本領。

愛情面前不用遮遮掩掩,虛偽修飾,值得愛,就愛你矢志不移。

不值得愛,就會斷然離你而去。

人最大的任性是堅守自己,讀過的書,經過的事,能教會一個人怎樣辨真偽。

知廉恥,絕權欲,棄浮華,在煩囂的人世做個懂得自尊自愛、不卑不亢、不媚俗的人。


END


作者:青衣,曾在有書、十點讀書、婚姻與家庭等平臺發布“10萬+”爆款文章,擅長情感類、觀點類、文化類寫作。

人生故事已成型,結局尚未來臨,活出一絲詩意和美感的人~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