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者為王:李宗偉的勝利哲學(xué)!

昨晚正好看了一個體育傳記類電影,順道說一下!!

(筆者中國人!!沒有崇洋媚外的意思,純粹因為故事震撼!)

我想說的,就是與中國羽毛球一個林丹一直相愛相殺的:李宗偉!!

李宗偉,馬來西亞華僑,1982年10月21日出生于馬來西亞檳城州,馬來西亞羽毛球男子單打運動員,曾連續(xù)三屆奧運會羽毛球男單亞軍,也是歷史上第一位連續(xù)三屆奧運會打進羽毛球男單決賽的運動員。?

2004年首獲馬來西亞公開賽男單冠軍。

2006年1月首次登上羽毛球世界排名第一,成為馬來西亞第三位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單球手。2008年初首獲世界羽聯(lián)超級系列賽總決賽男單冠軍。8月,獲得北京奧運會羽毛球男單亞軍。

2010年成為在世界羽聯(lián)歷史上首個總決賽實現(xiàn)三連冠的球員。在這一年, 李宗偉共獲得六個超級賽冠軍,創(chuàng)造單賽季超級賽奪冠紀錄。

2012年8月,倫敦奧運會男單決賽獲亞軍。

2015年11月,首獲中國羽毛球公開賽男單冠軍。

2016年8月里約奧運會羽毛球男單決賽第三次獲得奧運會亞軍。10月,獲海軍中校軍銜。

2017年3月,第四次獲得全英賽男單冠軍。11月,獲中國香港羽毛球公開賽男單冠軍。?

2018年7月1日,獲得2018年世界羽聯(lián)巡回賽馬來西亞公開賽男單冠軍。

縱觀李宗偉獲獎的記錄,每個人都會為他豎起大拇指,但要是看了他的自傳,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36歲的男人,這輩子實在太不容易了:

年幼的宗偉出生于馬來西亞北部一個小山村,家境貧寒,喜歡羽毛球卻只能在家用鍋鏟練習(xí);排除萬難有了名氣,卻因為身材太矮被國家隊拒絕,最后進了國家隊又因為是個鄉(xiāng)下孩子慘遭排擠;經(jīng)過多年的堅持不懈努力,他終于成為大馬NO.1,一切變好了嗎?沒有!因為一個與他愛恨糾纏的男人出現(xiàn)了:林丹!!

目前為止,李宗偉已經(jīng)拿到三枚奧運銀牌和四枚世錦賽銀牌,他的外號是“千年老二”。然而,36歲的李宗偉卻依舊不屈不撓,依然在賽場上拼搏,堅持的動力就是想拿一次世界冠軍,哪怕罹患癌癥,他也在努力康復(fù),爭取早日重返賽場。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這句老人與海的名言,正在這位平民英雄身上上演,正如他在自傳《敗者為王》中所言,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個:“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那么我們就跟著電影的片段來看看,這位英雄王者,是如何在失敗中成就自己的!!

李宗偉出生在馬來西亞檳城一個名叫大山腳的小地方,父親做長途出租車司機、油漆工人,媽媽是家庭主婦,家里有四個孩子,李宗偉是最小的那個。在馬來西亞,這是一個典型的華裔藍領(lǐng)家庭,但與眾不同的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李宗偉,從小就喜歡羽毛球。因為家里窮,買不起羽毛球拍,李宗偉只能偷偷拿著家里的鍋鏟練習(xí),被父親發(fā)現(xiàn)就挨揍。家人并不支持他打羽毛球,對他唯一的期待,就是好好讀書。

宗偉心里就是放不下羽毛球,沒錢買球拍,他就去運動商店打工,為球拍串線賺錢;

沒有小伙伴陪打,他就對著墻壁,打一個破得不能再破的球...直到11歲,他終于被當?shù)氐慕叹毧粗校_始了半專業(yè)的羽毛球訓(xùn)練。

要知道,羽毛球訓(xùn)練講究早期的基礎(chǔ),頂尖的羽毛球好手,都是從5、6歲開始訓(xùn)練。林丹5歲開始練球、印尼天才陶菲克8歲,丹麥天王蓋德4歲...李宗偉11歲才開始......已經(jīng)是奇跡了。

不僅如此,李宗偉硬件條件很差,又瘦又小,體能永遠是短板,被國家隊看中,卻因為太矮被拒絕。

但即便如此,他的啟蒙教練鄭炳發(fā),始終相信這位外形瘦小的弟子,可以在世界內(nèi)揚名。

因為在他看來,這個弟子有著別人沒有的優(yōu)點:永遠不會放棄!

少年宗偉因為身高被國家隊拒絕后,在母親懷里哭得稀里嘩啦。但在家人入睡之后,他自己默默爬起來,找到一處橫梁,一遍一遍地跳起來,試圖通過“摸高”的方式,讓自己長高一些。

直到16歲,李宗偉才第一次進入國家隊,進入吉隆坡的蕉賴馬魯里羽球?qū)W院就讀。從小鎮(zhèn)來到大城市,李宗偉舉目無親,也技不如人。在同年齡的球員中,他只能排上六七位,做力量訓(xùn)練,別人能拉起五六十磅,他則只能負擔二三十磅,隊友也看不起他,總嘲笑他是“大山腳的猴子”。

起步晚、條件差,李宗偉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正如他后來接受采訪時說的:“小時候家里那么辛苦,想買什么都很難。一定要自己拼,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體能不行,他就去練跑步,別人跑一個1600米,他就連跑好幾個,甚至來回跑上十幾遍。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國家隊,有些世界冠軍連3000米都很難跑下來。

電影里有幾處非常動人的情景,教練的愛人與宗緯分享了心結(jié),收到鼓舞的他每天像瘋子一樣訓(xùn)練,5點就起床,然后健身房舉鐵

這種枯燥乏味的日子對一般人來說每天都是煎熬,但是卻成為李宗偉提升自己的奠基石。一直到現(xiàn)在為止,李宗偉依然保持著多項記錄,在馬來西亞無人可破:隊內(nèi)對抗賽能連續(xù)打3小時,其他人都累趴下了,他還站在那兒,嫌不過癮;打過渡,他能打10分鐘,而一般專業(yè)隊的水平只有5分鐘;練接球,中國隊孫俊能接500個,韓國隊李炫一能接501個,李宗偉知道以后,硬是咬牙把這個數(shù)字提高到了1000個。

就這樣,靠著自己的努力,窮孩子出身、11歲才開始專業(yè)訓(xùn)練的李宗偉,慢慢成為了馬來西亞國內(nèi)、乃至世界最好的羽毛球選手。

這一切一切都看起來那么夢幻,那么電影,看著勵志又讓人振奮。

直到,在2000年的東京亞洲青年錦標賽,年僅18歲的李宗偉,17歲的林丹相遇了。當時林丹奪冠,李宗偉贏得了第三,或許李宗偉自己也不知道,林丹后來會成為他難以越過的一道坎: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1年倫敦羽毛球世錦賽、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3年廣州羽毛球世錦賽…以上五次世界大賽的決賽,李宗偉都輸給了林丹。如果以林丹“全滿貫”的標準來評價李宗偉,李宗偉幾乎算得上“全滿亞”,他先后拿下了三枚奧運銀牌、四枚世錦賽銀牌。最可惜的一次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決賽,他和林丹大戰(zhàn)三局,決勝局一度領(lǐng)先,并把林丹推到了絕境,但最后還是惜敗。從純粹技術(shù)角度講,李宗偉不比林丹差,這樣的對決,不管誰勝誰負,根本沒有失敗者。可惜,冠軍只能有一個,但總不是李宗偉。

電影里霍老師第一次教導(dǎo)宗偉

要堅持!!

不停的失敗,讓李宗偉的內(nèi)心也收到打擊,筆者記得在一次采訪中看到過林丹的教練描述林李的關(guān)系:在北京奧運會之后,林丹聽聞李宗偉萌生退役的想法,馬上坐飛機去了馬來西亞,安慰宗偉,希望他可以繼續(xù)比賽,超越自己!這樣的英雄惜英雄,在世界羽壇粉絲眼里都是非常難得與可敬!

2016年里約奧運會,李宗偉再次出馬,為的就是自己心中的奧運夢想。連他自己都說:“我已經(jīng)嘗試爭奪世界冠軍很多次,所以沒有什么可輸?shù)摹!边@一次,他終于在半決賽淘汰了老對手林丹。

當時筆者正在英國,與馬來西亞同學(xué)一起觀看的這場比賽,焦灼的口干舌燥,事后才知道,馬來西亞對于李宗偉有種特別的情懷,每當他兩比賽,街道上必定萬人空巷,最后也將勝利的那一天定為節(jié)假日(沒去查真假)。

來了四屆奧運會,三屆拿銀牌,不管是我自己,還是整個馬來西亞,應(yīng)該還是需要一塊金牌吧,因為馬來西亞從來沒有拿過(奧運)金牌。說完,他擦了擦眼角的淚水。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一個國家的夢想,李宗偉從來沒想過放棄,只是現(xiàn)實終究沒有那么美好。賽后,微博有一句評論,獲得了上萬點贊:“能接受外國人打敗中國人的,除了福原愛,就是李宗偉。”因為宗偉,根本就是我們自己人!

“這可能就是我的命數(shù)。”當李宗偉失敗,面對電視鏡頭的時候這樣說。但這更像自嘲,而不是認命,因為即便已經(jīng)36歲,哪怕屢戰(zhàn)屢敗,李宗偉依然追逐著自己世界冠軍的夢想,依舊和命運搏斗。

永不言棄的他,體現(xiàn)了一種精神,叫做李宗偉,終于贏了林丹!

可以說,失敗永遠不是什么好詞,我們中國人也常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只有只有第一名才值得被記住,歷史只歌頌勝者,高考只看一個狀元!大學(xué)只看一個清華!就業(yè)只看一個哈佛!哪怕你為夢想付出了一生的汗水和血淚,只要失敗了,就是失敗者。

但李宗偉卻用自己的經(jīng)歷證明了,敗者也能為王,第二名也能當英雄。這在世界體壇上都是非常珍貴以及動容的,NBA稱得上英雄的不止一個喬丹一人,沒拿過戒指的巴克利,未獲得總冠軍的卡爾馬龍,還有每次止步季后賽首輪,牽動國人內(nèi)心的小巨人姚明,都是全世界球迷津津樂道的英雄!

然而,命運再次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在他全力備戰(zhàn)2020年東京奧運會時,他被確診罹患鼻竇癌。所有人都傷心地面對這個消息時,治療中的李宗偉卻積極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分享狀態(tài):他通過照片和錄音告訴球迷:“請大家等我,我很快就會重返球場。”媒體也曝光了一張李宗偉在病床的照片,他一手拿著手機正在用餐,看起來精神奕奕。

說實在的,哪怕沒有拿到過奧運會、世錦賽的冠軍,但李宗偉已經(jīng)是歷史上毫無爭議的最偉大的羽毛球選手之一。或許,李宗偉的運氣確實差了一點,但,遺憾難掩不屈。也希望李宗偉能早日康復(fù),早日重返賽場,實現(xiàn)他的夢想,繼續(xù)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正能量。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