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重要的事情說兩遍:論語,9.18、15.13。
1.
孔子說,我沒見過像好色一樣好德的人。
色有兩義,一為形貌顏色,二為色欲。
2.
這句話,用孔子自己的話解釋最恰當。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有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好色是生而知之者,乃是天性;好德是學而知之者,甚至是困而學之者、困而不學者,因此等而下之。
3.
從人的認識的角度來看,好色和好德分處不同的層次:好色在感性認識層次[1],好德在理性認識層次。
從人的屬性的角度來看,好色屬于先天屬性和自然屬性;好德屬于后天屬性和社會屬性。
[1]我們通過內外感官獲取信息,形成感性認識。而我們的各種感官認識能力,因人而異,各有偏重。對一般人而言,視覺是最重要的認識手段,這些人我稱之為視覺認識者。其他人則可以稱之為聽覺認識者、意識認識者,等等。視覺認識者主要通過視覺來獲取信息,而好色不過是這個過程的必然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