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常被稱為“區塊鏈元年”,這一年區塊鏈的價值在世界范圍內受到認可。自2015年年末,以R3CEV位代表的區塊鏈聯盟成立,短時間內吸引了超過40家國際銀行業巨頭加盟。在各大銀行背書和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資本熱捧,峰會不斷,創業公司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兩輪革命后,金融行業的改變仍然有限。而區塊鏈作為一種價值技術的平臺,區塊鏈去中心化、去信任的特征被寄予了深刻變革金融業的希望。更多詳情請查看比特幣中國
回顧一下過去一年來的行業發展情況,2016年第一季度區塊鏈初創企業獲得的總投資額達到了驚人的10億美元。投資者展現出的熱情讓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投資者也相形見絀。就如“云計算”、“大數據”一樣,“區塊鏈”這個詞已經被管理人員和市場營銷人員大規模使用。
概念熱炒之后,區塊鏈行業將如何發展?是否能如公眾預期般迅速引爆,還是進入瓶頸期?2017年將是驗證區塊鏈潛力至關重要的一年。從產業來看,有幾個趨勢值得關注:
一、從概念驗證(POC)到生產環境
2016年是區塊鏈概念被不斷驗證的一年,在2017年,區塊鏈技術將突破實驗室并進入真實的市場環境。是否能夠取得實際的應用,對于區塊鏈行業來說將是決定成敗的因素。過去兩中,金融行業頻頻開設創新實驗室、贊助編程馬拉松或加入聯盟進行區塊鏈技術試點與概念驗證。2016年區塊鏈全年投資金額超過2015年,然而在2016年下半年增勢放緩。根據KPMG的報告,2016年第三季度區塊鏈和比特幣的投資活動降至8700萬美元,低于第二季度的1.19億美元和第一季度的1.53億美元。2017年,投資人對區塊鏈領域將回歸理性。2017年,整個行業的首要任務是停止概念驗證測試,認識區塊鏈目前能達到的能力,開發可以部署到生產環境的方案,提高區塊鏈解決方案的成熟度。
二、銀行業后臺積極部署
在銀行業,先驅者正在設定業務標準,在后臺展開積極部署。銀行可以通過使用自己的許可式區塊鏈來記錄所有客戶交易,從而大幅提升交易效率,而不用再把交易數據記錄到各種不同類型并且很快就會過時的軟件中。在銀行業后臺改進某些業務流程。將獲得更好的數據質量和透明度。據埃森哲預測,通過縮減核對不同數據的時間以及相關中介,運營的相關成本可能降低高達50%。
業務模式的革新不僅取決于技術發展,還依賴于區塊鏈網絡的成熟度。只有當銀行與銀行,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網絡都打通形成網絡,能實現金融資產的低成本流動,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更多詳情請查看比特幣官網
三、非金融領域的應用案例增加
過去一年,在法律、藝術、音樂、能源、供應鏈、醫療等領域都涌現出大量有別于中心化平臺的創新模式。由于更少的監管限制,在非金融領域,區塊鏈的應用可能發展更快,并在2017年推向市場。以音樂產業為例,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數據庫可以追蹤到音樂產業上包括歌手、作曲家、制作人等所有參與者。通過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庫,藝術家可以代表自己,而非所屬經濟公司直接向用戶發售音樂,從而分享更多的收益權。通過智能合約,音樂產業鏈上的參與者都可以自動獲得收益分成。在能源領域,同樣可以通過區塊鏈實現數字化的精準管理。傳統的分布式光伏市場中利益相關方多,且缺乏互信。目前已有企業在實驗基于區塊鏈的點對點能源交易,有效破解多元信任、多方交易、數據摩擦等難題。這些應用將成為Don Tapscott所說的“分布式經濟”的先行者。
四、區塊鏈用于公共服務
區塊鏈的變革性潛力也獲得了全球政府的關注。2016年10月,工信部發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這是首個落地的區塊鏈官方指導文件。年末,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區塊鏈與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深度學習等新技術,成為國家布局重點。區塊鏈技術可能重塑政府運行方式,并使其變得更高效。在政府信任度降低的時代,信息必須以更加透明和負責的方式進行存儲。區塊鏈為政府在治理、安全和法律領域提供了多種可能性。日前,美國特拉華州發起了一項將國家檔案記錄遷移到區塊鏈賬本上的項目。英國政府也已經小規模測試了區塊鏈在社會福利問題上的應用。對于政府而言,構建誠信社會除了依賴于法律規范,如今又多了一項技術工具。2017年將有更多政府牽頭的項目運行,政府也將重新思考未來在公共服務中扮演的角色。
五、法律政策框架逐漸形成
在區塊鏈項目中,問責問題將被重新定義。因為沒有單一的機構可以為區塊鏈賬本的運行負責。區塊鏈要想成為一種合法的可信任且獨一無二的身份來源,那么就需要有相關的法律框架。在金融領域,區塊鏈要作為定義本土金融工具如衍生品或債券的平臺,這些工具的法律有效性就需要獲得監管機構的認可。除了合規性和風險預防之外,目前,國家法律對區塊鏈自治世界的規范還是一個真空地帶。去中心化的平臺引入了更多的公眾共同參與治理。政府需在前期參與區塊鏈政策和規則制定,做好銜接區塊鏈自治規則和現行法律框架之間的雙向對接,并且建立更多國際合作。
六、借鑒“沙盒”機制推進區塊鏈發展
英國在2015年首先提出將“沙盒”這一理念應用到金融監管領域,為創新企業提供了縮小版的真實環境。按照英國市場行為監管局要求,在特定簡化審批程序下,允許進入監管的企業在適用范圍內對其新產品、服務、商業模式進行為期三到六個月的試應用,在創新業務和現有法律規則沖突的情況下也不會被追究責任。采取這樣的監管機制拉近監管者與創新者的距離,加速創新應用落地。區塊鏈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有很多的難題,這些難題的解決可能超出了技術本身的范圍,需要政府來推動應用的環境形成。建立沙盒機制能讓政府在可控的范圍內進行多種創新,給區塊鏈行業帶來更多機會。
七、加速探索國家主權數字貨幣
主權數字貨幣指的是能夠取代紙幣的由中央銀行信用背書的基礎貨幣。主權數字貨幣將對經濟和社會各方面帶來深刻影響。有以下優勢:發行主權數字貨幣,貨幣的發行、流向都將被輕易掌握,可以大范圍打擊非法交易。紙幣運輸及護衛目前在中國是百億級的市場,推行數字貨幣也將減少紙幣的制造、運輸、清點成本。隨著網絡支付、移動支付等工具的發展,紙幣已經越來越少被使用,主權貨幣的推出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市場基礎。多國央行先后提出以區塊鏈技術為主要研究對象,推進主權數字貨幣發行。今年年初,央行給予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已測試成功,這意味著,中國可能成為全球范圍內率先發行數字貨幣的央行。盡管從測試到大規模應用仍然有很長的路,但是作為一種全新的貨幣和支付體系架構,數字貨幣的探索將會極速推進區塊鏈行業的應用。
告別元年,從浮躁到淡定,行業將落到實處。區塊鏈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并非萬能。在不同場景下,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系統各有優勢,在區塊鏈應用過程中還需評估成本與收益。商業價值的實現需要商業機構、政府和用戶的共同推動,逐漸形成一個交易、監管和執行成本不斷降低的區塊鏈環境,催生出改變游戲規則的新產品,實現區塊鏈技術理念許諾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