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使一起朗讀,熊爸爸也會變得溫柔-建立與孩子的朗讀計劃

我不算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按照老婆的說法是,對外人寬容,對家人嚴格,好吧,除了對女兒。

熊爸爸一點也不兇

我與孩子的親密關系,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鏈接,便是我從她幼兒園開始便與她一起朗讀。其實是我讀給她聽,她呢,有時候躺著,或者趴著,或者拽著我的手指頭一個一個的指著書上的圖或者字,耳朵聽著,不時我問問她問題(我喜歡互動方式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或者她會問我問題(這是一個過程)。現在讀幼兒園大班的她更喜歡的是讓我指著字讀給她聽。我從來沒有要求女兒要記住多少的字,但是這個朗讀過程會潛移默化的掌握,因為有時候我發現她會不時的和我一起讀出聲來。在我故意停下的時候,對于能讀出來的字她會搶先讀出來。我認為閱讀整篇的文章可以讓孩子得到整體的理解,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理解力。在與孩子一起朗讀還可以增進感情,因此一舉多得。至于讀什么呢?經典故事書、中國的民間故事書等文字類,甚至漫畫書也可以讀,《父與子》我讀了不下十遍,西游記三打白骨精的漫畫書我讀了不下三十遍。漫畫可以采用看圖說話的方式,我覺得這個過程可以鍛煉孩子的說故事的能力,所以,讀多幾回后,我就讓她來講,她也慢慢學會了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圖畫發生的事情,而這個過程很快樂。

其實我最頭痛的是我重述同一個六宮圖故事,有時候用了不同的詞,雖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孩子會糾正我的用詞,因為和上次不一樣........

與孩子一起朗讀,對孩子來說有沒有什么好處呢?我最大的體會是她收獲了快樂。最近我看到一本非常棒的教育類書籍——《朗讀書冊》,這是一位美國的閱讀研究和推廣專家所編著的。這本書給了我很好的解答和啟發,也促使我堅持和孩子一起朗讀的習慣。

1、《朗讀書冊》這本書籍告訴我們閱讀的好處有哪些呢?我覺得這是書中最貼切的概括:

“你讀的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

“你讀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聰明。”

所以,當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一起朗讀,孩子理解力會越來越好,越來越聰明,至于聰明的標準,就看家長自己的定義了。當然,我們也會變得“聰明”。

如果非要功利的去看待朗讀付出的時間獲得的回報的話,那么引用書中的摘要:“美國威廉姆斯學院前招生主任湯姆·帕克告訴焦慮的家長:“世上的SAT輔導課程就是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為他們進行睡前朗讀。”一項針對35個國家的四年級學生及其家庭的調查印證,那些成績好的學生,他們的家長都會定期為他們朗讀。”。沖著這個理由,在現有的教育機制下,朗讀不失為一件節省參加培訓班費用的替換方式,而這節省的不單單是費用,還能收獲親密的感情。“兩千多年前,《塔木德經》中就告誡猶太父親,應該讓孩子坐在自己的大腿上,為他們朗讀。”


我希望孩子可以驕傲的說:“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爸爸”

2、朗讀有什么要領嗎?這本書大致告訴我們四點:

*盡早給孩子朗讀。我認為這能培養一個好的習慣,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為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變化。

*每天至少安排一段固定的讀故事時間。這個我覺得時間上不需要固定,故事可長可短,依據每個家庭的情況。這里的關鍵是,你要和孩子達成共識。

*從一頁只有幾行字的繪本開始,再逐步使用文字較多,圖畫較少的童書。作者認為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我在實踐中發現,其實不需要刻意如此,如果你將故事講的有意思,孩子是都可以消化的,這里的關鍵是速度要慢一點,因為孩子會問你問題。到時候,不用擔心故事的很長,孩子會纏著你,再講一個好嗎?

*與孩子進行討論。這個我做的還不夠好,因為有時候時間確實比較緊湊。但是這個環節很好,是增進感情和了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世界上有兩種人最讓人著迷。一種是你這樣的,一種是像你這樣的

朗讀或者閱讀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尤其是陪伴孩子的朗讀。我想我們應該讓我們的孩子愛上閱讀,并使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也許,也許我們無法保證通過和孩子一起朗讀,能夠讓他們在將來在我們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擠過千軍萬馬的獨木橋進入理想的學府,也可能你壓根都不需要擔憂,因為你已經有足夠的資源讓他/她獲得最好的教育。但是,我喜歡史斯蘭克.吉利蘭以下這段話:

你或許擁有無限財富

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爸爸)


在你的天空飛翔,誰也沒有資格說必須要有一雙真實的翅膀

我是奶爸,內心充盈的超級奶爸!

喜歡就點下“小小?”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