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聽課反思
作為一名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的應屆畢業生,要獨自一人面對40個一年級學生以及他們背后的至少240位家長,面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狀況,忐忑不安已經是最低級的形容詞。而在這種種迷霧之中,周麗麗老師的一席話仿佛指路明燈,讓我忐忑不安的內心找回了正常跳動的節奏。
在會中其實可以發現,我們大多數人的問題都是圍繞著家長展開的。和學生關系最大的也是最容易發生的情況就是學生出現安全問題。這其實也是我最怕的地方,家長將自己的心肝寶貝托付給老師,我卻讓他看到了一個受傷流淚的孩子,我想換作哪位家長都會火冒三丈的。尤其是當兩個孩子發生矛盾的時候,關系到的就是兩個家庭甚至更多。此時,老師既是明辨是非的法官又是調和矛盾的潤滑劑,智慧和張弛有度我想是老師最該具備的素質。此時,同理心和堅定立場原則尤其重要,既要讓雙方家長都感受到自己的關懷與在意又不能被某一方牽著鼻子走。雖然我自己還是一個大孩子并沒有做媽媽的經驗,但是,我相信只要全心全意地對待孩子我們在某些方面是不會輸于孩子的媽媽的。
關于第一次家長會,布置一個什么樣的教室來接應孩子,我在會后想了很多。首先,在班級布置上,除了學校給配備的必須物品之外,我想讓學生每個人都自己帶一株小植物,擺放在班級窗臺以及靠窗的地面上。我希望通過這株植物讓學生體會責任感和歸屬感,同時也讓班級更加充滿生機。第二,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讀書角,我希望我們班的讀書角不只是流于形式、一學期都不換一次書,據我觀察,最多半學期,愛看書的孩子就會把班級書架上的書都看完,那么,就給班級小組定量,以大組為單位,按月輪換給圖書角更換新書,保證班級圖書角的有效性。第三,班級的管理首先需要一個明確的管理制度,當有標準可依的時候,學生經過一個月的強化訓練總會掌握小學的學習生活規律和方法的,當班級像一臺機器一樣有序運轉,作為班主任才能不被小事而煩心從而有更多時間去研究班級的教學。
第一次家長會,語言我還沒有組織好,但是大體想從以下方面去講解。首先,讓家長知道學校的作息時間;第二,講解學校的規章制度;第三,講解班級的管理制度;第四,我想邀請現在三年一班的班長來給家長做演講,說說他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方法,給家長一個直觀的感受讓他教育孩子也有目標可以追尋;第四,將各科學習計劃、學習方法、需要的學習備品以及使用方式進行講解;第五,給家長推薦適合本學段的家庭教育書籍。
做小學老師小學班主任,有種要的就是四顆心——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工作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也可能會有覺得委屈的時候,但是我相信只要用心有愛,配合著適當的方法,學生和家長都會成為班級里最得力的一份子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