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但實際上,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不相同。大部分人就像戴上了不同顏色的眼鏡,他看到的世界是紅色的,你看到的世界是綠色的,看到的世界都是不真實的。
正因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我們所接收到的信息以及經由這些信息產生的收獲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經常看到同一所學校畢業出來的學生,在五年后,十年后過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世界是客觀運行的,不同的人或許會因個人利益、立場、眼光等因素看到不同的東西,從而接收到完全不一樣的信息。而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是認知能力的不同。甚至可以說認知幾乎就是人和人之間唯一的本質差別。
當你的認知能力越強,你越接近本質,就越能發現這個世界、人類社會運轉的底層邏輯,進而利用這些規律去幫助自身更快速的成長。你要脫掉有色眼鏡,帶上矯正眼鏡,雖然看到是同一個世界,但是更清晰。
認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認知由什么決定呢?
認知的背后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由思維模型構成。換句話說你掌握越多的思維模型,認知能力就越強。
人生由無數個門組成,門的背后通往下一個門。而思維模型就是鑰匙,你要打開一個又一個的門,才能走向人生的巔峰。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將與你一同打怪升級,找到五十把鑰匙突破五十個關卡,通往人生自由之路。
這五十把鑰匙分別是:
1、 第一性原理
2、 金字塔原理
3、 思維導圖
4、 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5、 元認知
6、 費曼學習法
7、 刻意練習
8、 證實偏差
9、 批判性思維
10、 路徑依賴效應
11、 設計思維
12、 奧斯本檢核表法
13、 德爾菲法
14、 六頂思考帽
15、 不確定性原理
16、 奧卡姆剃刀定律
17、 決策樹
18、 博弈論
19、 前景理論
20、 框架效應
21、 KT決策法
22、 定位理論
23、 商業模式畫布
24、 波特五力模型
25、 波士頓矩陣
26、 新7S原則
27、 陀螺模型
28、 德魯克五問
29、 麥肯錫7s模型
30、 麥肯錫七步成詩法
31、 麥肯錫邏輯樹分析法
32、 蓋洛普路徑
33、 蓋洛普Q12測評法
34、 MBTI模型
35、 FBM模型
36、 SMART
37、 SECI模型
38、 帕金森定律
39、 錨定效應
40、 墨菲定律
41、 禁果效應
42、 番茄工作法
43、 信息不對稱
44、 沃爾森法則
45、 冪次法則
46、 杠桿效應
47、 復利效應
48、 沉沒成本效應
49、 心理賬戶
50、 長尾理論
掌握這50個模型并熟練應用在生活工作中,是個漫長的行程。但是在過程中你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變化,就像拿到游戲中的頂級武器,暢快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