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只有在鄉下才能看見一望無際的純粹綠色,矮座山峰上縹緲的云霧,電纜線綿延不斷,即食陰雨天烏云壓低也能看見透亮的天色。小洼村落簇擁在一處,沒有都市門戶緊閉的疏離。回鄉是親,離鄉是客。看哪里都覺得是美好的,夜晚頭頂閃亮的星星,田野里不知名的蟲鳴,門前開放的初秋還沒來及凋零的紫薇,陶缸里還留有一葉盛夏的荷葉,那棵爺爺種錯的柿子樹也安然生長的很好,即使被其他樹的枝干壓制的無法向上生長,它也毅然的存活下來,幾顆橘黃色的果子掛在枝丫上是沉甸甸的收獲。
? ? ? 家里老人是期盼著我們回家看看,各種豐盛菜肴擺滿桌,吃幾口就不想放下筷子,熟悉的味道讓記憶蘇醒,你瘦一點都讓他們掛念不斷,唯有不斷的吃讓他們欣慰,他們奉獻出了兩代人,辛苦勞累歡心寬慰都深深篆刻在他們的身軀里,歲月壓彎了腰桿讓他們瘦小,但他們在我眼里依然強大。
? ? ? 小洼很小,人家坐落在一處,不擁不擠。年輕人多數不就在鄉下,趕往城市進行奮斗,年長的老一輩都守著自家幾畝田地,一輩子都不容割舍,中秋回去時田埂上的稻子都飽滿的出了穗,東池塘烏壓壓的表面全部覆蓋滿了菱角菜,少有人打撈,以至于悶死了池塘里不少的魚,奶奶感到有點惋惜,說年紀大了什么也弄不動了,小時候一到吃菱角菜的季節,家家戶戶都去東池塘打撈菱角菜,去的晚了些就等上一段時間再長出來了,打撈回來的菱角菜堆在門口仔仔細細的把葉子掐掉,把莖上的莖毛去除干凈,吃菱角菜時不代表菱角就成熟了,全部都是青澀的嫩菱角,個頭小小,吃起來脆甜脆甜。烹飪時直接家常的炒法就跟好吃,多余的就剁碎了,擠干水分用鹽腌制保存起來,吃的時候再拿出來清洗清洗用香油炒制就能吃了。
? ? ? 回憶被記憶里的飯菜香味拉了回來,奶奶在廚房忙活一直沒有停歇,沒有油煙機沒有燃氣灶具,結結實實的土灶煙囪,兩口大鐵鍋,米飯香味,菜肴的香氣,還未正式開飯,我就忍不住端一個小碗含著筷子等奶奶給我盛幾塊我最愛的鹵豬蹄,暫時滿足一下味蕾。“去田埂菜園摘點蔥吧”。我便立馬暫時放下碗筷去家門口下坡的菜園子里摘點新鮮的小蔥,那一小塊種蔥的土地緊挨著一大片紅薯地,紅薯已經成熟,紅薯葉莖是鄉下獨有的這個時節的家常菜,看到這里我又摘了一大半紅薯葉莖,用很簡單的蔥姜蒜加點青椒小炒,在鍋里跳幾下便能馬上出鍋。一桌子的飯菜葷素搭配有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在爺爺奶奶不斷的催我吃菜的關切聲中,我感到滿滿的幸福,小時在他們身邊長大,到18歲時走出鄉村去都市求學,除卻假期短暫的相陪,或者打一撥電話,再無其他的孝順,說來很是愧疚。
? ? ? 在鄉下時間沒有節奏也沒有規律,村里人大多都是老年人和幾個上學的孩子,少年人如我在外求學,壯年人在外打工,時代發展越快總是會失去一些什么但也會帶來一些什么,爺爺奶奶的田地已然是種不動了,土地一半荒廢任它長草,一半借給周圍鄰里種,到一個時令收獲的季節也會給一些食物給我們以示感謝。我在家門口做了半大個下午又去村里田間轉了一圈,天氣一直灰蒙蒙的,村里靜悄悄的,有種難以言說的孤寥感覺,一些鳥兒成群從頭頂的天空飛過,不遠處的山頭云霧一直沒有散去,想著想著奶奶在家門口喊我說回來搞搞準備吃晚飯啦,我晃神甩掉其他想法,沿著田間小徑回家。暈黃的燈光,碗里的排骨湯面條,吸溜吸溜掉一切勞什子煩惱想法,平淡也有平淡的悠閑樂趣,晚飯最后還沒忘扔兩個紅薯進土灶鍋洞里弄個烤紅薯,回到鄉下除了想法還多了胃口,五臟廟都擴建了一圈似得。
? ? ? ?家里的電視有十年年了,大彩電播放時屏幕已有了星星點點,奶奶說這電視她也看不下來了,眼鏡花了,看一會戲劇就不行了,經常看著就睡著了,奶奶喜歡看黃梅戲、越劇、豫劇年輕的時候還愛唱;爺爺不是,爺爺一點也不懂戲劇也不知道唱什么,他只要看著人和打扮花花綠綠喜慶他覺得精彩,經常是坐著那看著看著睡著了,頭一點一點的,我怕他身子一歪忽然倒了,就去喊他,他又睜開眼睛說還能接著看,一直要這樣直到一場戲結束。
? ? ? ?都市里都是快節奏的生活,努力的人不停歇的工作,上進奮斗,大多數仍舊迷茫。為了一個未來,為了一個家,沒有多少人能隨心所欲的拎起行囊說走就走,繁忙的背后其實一直渴望寧靜。愿日子好過些,愿青春走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