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0

內容來自拆書幫公眾號


《超級談話術》

你一定遇見過一種人,一開口就讓你火冒三丈,沒談兩句你就想翻桌走人;雖然長期相處,你知道對方并沒有惡意,可是你還是會無法抑制地想要對方閉嘴,或干脆逃離現場。

仔細分析這些人的說話習慣,你會發現他們很喜歡用負表述,例如:

“哎呀!你不懂啦!”

“不是,不是,你聽我說??”

“你不知道啦!”

“別啰嗦!聽我的準沒錯!”

“不,不,不??”

“你錯了!”

溝通是一門藝術,而我們每天都在溝通。無論是哪種溝通情景:生活中跟朋友在咖啡廳里閑聊,跟父母或另一半交流,工作中與領導同事溝通等等。無意識的,我們都會使用負表述,負表述會筑起一道高高的墻,讓談話陷入僵局。

為什么?因為負表述否定了對方的想法,引起了對方的痛苦、反感和防衛。

所以,除非你的目的就是激怒對方,或者你根本就不在意跟對方的關系,否則請慎用負表述。

當然,用了類似“不是不是”“你不懂”這樣的語言就一定是負表述嗎?不一定。語氣語調很重要,尤其是情侶、夫妻、好朋友之間。

當然了,就算你沒用負面詞語,你的語氣語調讓別人覺得被否定,也有一樣阻礙溝通的后果。

所以,無論你用了哪些詞,只要是你的溝通引起了對方的防衛心,就算是負表述。溝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每個人也都是復雜的。

怎么辦?

負表述激起對方的防衛情緒,讓溝通無法順利進行。下一次,當你要回應別人的觀點時,你應該怎么做呢?


《超級談話術》

下一次,當你要回應別人的觀點時,可以先創造對方的確定感,讓對方知道你接受或喜歡他的哪一個部分,創造好的聯結,再說出你的觀點。如此,談話比較有可能展開,而不會一開始就話不投機,最終不歡而散。舉例,如果對方是一開口就習慣否定別人的人,你可以試著套用以下句型:

A: “你不懂,我們公司的客戶都很挑剔,你的提案他們不會有興趣的啦!”

你:“是的,您一定是最了解公司客戶的人。”(這句話的重點在于,別急著解釋,先創造對方心理獲得肯定或認同感。)

A : “還好啦!”通常人們面對稱贊,口氣反而會收斂一點兒。

你:“既然您這么了解客戶,今天就要借重一下您的經驗,看看這個提案哪里需要調整,效果會更好。只是,在此之前,先容我花幾分鐘,把簡報完整地說明一次,這樣您的評估和反饋也會更全面。”(此時就爭取完整發言的空間。)

假使對方一打斷你,而你的情緒馬上被激起,想要奪回發言權,做了以下回應:“您誤會了, 這份企劃書和先前的很不一樣,我們增加了許多新點子在里面。” 或:“您先別急,聽我說。這份企劃書和先前的很不一樣??”

這時,對方接收到的同樣是被拒絕,可預期的是,接下來的談話恐怕會非常“卡”。

回應別人,不要用負表述。怎么做呢?兩個步驟:

1.通過贊美肯定對方來創造好的聯結。

2.說出你的觀點。

最后任何不改變行為的學習,都是耍流氓!


I:

what:拒絕做一個負表述的人物,學會先肯定對方再婉轉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why:誰也不喜歡被他人否認,做一個高情商的人從說話開始。

where:當想反駁對方觀點時。

how:從上次學過的表揚出發,贊揚對方觀點中的進步之處,提高對方的安全感,降低防備意識,隨后從對方觀點引申出自己的觀點。


A1:做大作業的時候要用計量經濟學的公式計算來處理多個變量的最優解。有個同學想偷懶,少做幾步,于是我就生氣了:“你這么做的結果是不符合規范的,做出來的答案肯定是錯誤的。你必須按我說的做”結果鬧的很僵,最后我只好自己做完了計算部分。

A2:最近帶同學參加了一個書友會,結束后做我旁邊的女生臉上有些失望,感覺對分享的內容和主講人不太滿意,但也沒說什么。如果她和我表達了不滿,我會這么回答:“的確我也覺得很遺憾,他的觀點有些片面沒有從我們普通學生的角度出發。我覺得值得贊揚的點還是有的,比如他愛讀書也愿意分享他從書中得到的知識,同時堅持舉辦這么多期書友會也很不容易,這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