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 —致優秀的文案

其實文案寫作人人都會,就像上學寫作文一樣。但是不同的文字排列組合起來,卻能得到不同的分數。具有寫作天賦的人跟一般人的差別在文學素養和詞語積累上差異較大,但在文案寫作上,一個大文豪和一個文案專員寫出來的東西并不見得高下立見。

設想個例子:有兩個人,一個學習各種寫作技巧,素材累積,熟稔于各種引用經典對比排比等等......一個喜歡自己在日記本上寫寫畫畫,按自己的心情寫下個性明顯,特立獨行的文字。這兩個人將面臨市場的檢驗——參加高考。這兩個人寫出來的作文誰能拿高分呢?

我覺得第一個是勝算比較大的,因為應試教育也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按照標準去辦事,穩定而且效果可預測。文案寫作就是第一種,更注重各種技巧,信息的傳遞,針對不同的人群變化不同的表達方式。說到底是為商業服務。

說到底,都是套路。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寫出好的文案文章呢?

干貨類的文章不多說了,一個中心點就是“邏輯清楚,銜接流暢”。因為干貨類的重點在文章內容身上,內容有價值就行,其他的條條框框多了反而不倫不類,影響閱讀體驗。試想,一篇教你如何用EXCEL不為人知的功能的文章一直出現各種排比、情緒渲染等等,你可能會覺得作者有病,我要的只是清楚明了的如何使用的方法!

下面就是非干貨類的文章和軟文,我一般寫文章的順序是: 賣點挖掘—受眾范圍—內容方向—框架分條—結合熱點—標題擬定。

一:賣點挖掘

我們都知道一個產品不只是單向用途,就像一部手機的功能已經遠遠不止打電話這么簡單。然而賣手機的人如果宣傳“我們的手機質量好,功能多,漂亮,便宜。”買手機的人并不會被打動,因為這個范圍寬泛且沒有說服力,想要打造一款讓人記住的產品,只需要突出一個點就夠了。同為手機,“通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不能概括一款手機的所有功能,同為空調,“一晚只用一度電”也不能說明這款空調質量有多好。但是這種不同卻是劃分差別的賣點。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今天,直接進入消費者的大腦印象層。

好的文案一樣,深度挖掘產品賣點,從這個點出發進行縱向延伸,找到用戶的痛點去觸及,然后給出解決方案。



二:受眾范圍

標簽分類法:比如“90后”、“女性”“廣告文案”。按星座分:“獅子座”、“白羊座”......按地域分:“廣東人”“上海人”“湖北人”......讀者一看到標簽就覺得在說自己。還有比較模糊的標簽,比如根據財產劃分,有人覺得自己月入3000是窮人,有人覺得自己月入一萬都是窮人,所以這個標簽是模糊變化的。

Example:寫一篇受眾對象是做廣告的文章,標簽就是廣告狗,廣告狗里有男有女,有文案有美術有AE等等。不同標簽的狗都能讓讀者找到自己。比如下圖的文案狗、美術狗、AE狗:

”文案狗“
“美術狗”
”AE狗“

類似的還有同道大叔的星座系列,以及微博上經常出現的地圖炮,一言不合就吵翻天。

這種標簽化的手法能讓用戶馬上帶入自己,激起共鳴。


二:內容方向

1.一種是博眼球的,讓我感覺“臥槽,竟然還有這樣的。”“XX家養的一條狗,竟然享受了國王般的待遇,比人過得還好。”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

比如我之前在簡書發的《全世界都瘋了!這款爆火全球游戲背后的四個趨勢......》里關于Pokemon go 游戲引起的各種社會現象,辭職去抓小精靈的、幾千人組隊的、老板給員工發出警告的......

2.因為平時職業類相關的文章寫的比較多,看文章的人是有需求的,所以內容一定要是實用性的,能帶去好處的,同時要讓看得人體現出自己的特質。比如我之前寫了一篇《你真的想要一份不辛苦的工作嗎?》,轉發者會讓別人對他形成一個上進的印象。比如我寫的《注意,這碗雞湯有毒》,轉發者會讓別人覺得他遠離了低級雞湯文毒害。

3.說人話。讓文案說人話就是把華麗費解的文案變得通俗樸實。但是又要拒絕過于無聊的表述。


“我買了一瓶香水。”

“這是一瓶香水。”

“女生需要香水。”

這樣的表述很通俗樸實,但是很無聊。所以可以使用技巧提高說話的內容價值引起別人的興趣來解決。

“我從來不買香水的,但是昨天買了第一瓶香水……”(制造反差)

“我愛死香水了,要是把我孤島上餓3天,我回來第一件事不是吃飯,而是噴香水!”(極端情景)

“我特別討厭那些只會花錢買大牌香水,卻根本不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人!”(表達情緒)

真正有趣的“人話”不是中立的描述,而是態度鮮明的支持或反對,引發好奇,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4.如果以下面這段話為例,那么可以內容介紹切合大綱重新延展。在大綱的基礎上用語言與熟悉的信息進行綁定。比如:

這里可以場景化的聯想到客戶需求的場景,改為:

弄清客戶需求是工作方向的指南針。走對方向,才能靠近目標。

雨天買傘的人是否還需要一包干紙巾,探尋客戶更多隱性需求才能利益最大化。

把客戶的需求和隱形需求實體化,就讓抽象的東西更容易理解了。


三:框架分條

從選題策劃——資料收集、整理——內容加工生產——內容組織呈現

文案框架條理性排列,內容填充進去,進行排版,需求不同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調整。

四:結合熱點

熱點的來源途徑就是刷朋友圈,刷微博,看熱門話題,關注網紅,關注段子手,多逛A站B站,有熱點事件的時候可以分析一下事件的形成始末,把事件扒皮,這樣多角度的去看熱點事件就能找到可以結合文案的切入點。

五:標題擬定

你以為用戶在意你寫什么,其實用戶并不關注,他們只關心自己。自己的晚餐,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戀人,自己的電影。只有吸引用戶的注意力,他們才會停止思考這些問題,轉而看看你寫了什么。而吸引他們的只有兩點。

1.與“我”相關。

2.反差信息

與我相關是指與我關注的興趣點相關,與我的生活相關,與我的利益相關。反差信息就是與一般普世觀點相悖,或者與常規思考相左的信息。

這里是我在想題目的時候修改的過程

互聯網的快車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誰去搭?站在看客的立場就會發現這個標題沒有吸引力,與我關聯不大,也沒有反差。進入不了用戶的大腦篩選層。

第二個題目,看起來比第一個好,引發了用戶的好奇,企業里誰是老古董,什么人是新貴?對于在職場的人來說,可能會點進去看一下,但還是不夠。

第三個題目,從文章素材里挖掘出來,人人都愛錢,十億是一比巨額很,誰會打這么大的賭呢,吸引到了用戶的注意力,進入到腦海的過濾網。行業顛覆只因為一個詞?什么詞會有這么大的作用?這樣就達到了與“我”相關。一個“詞”造成行業顛覆,還引起10億賭局。這也符合反差信息。所以與前兩個相比,第三個就顯得更好。

最后放上我在文案工作中總結出的一個思維導圖,希望對從事文案,喜愛文案的同學有所幫助,也可以通過簡書留言和我交流探討更多文案寫作的經驗。

思維導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