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法國梧桐,是淡淡的白玫瑰味道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1

我現(xiàn)在生活的地方并沒有法國梧桐,我也具體忘記了在我生活這么多年的各個地方,法國梧桐藏在于哪一段歷程,讓我銘刻至今。

是在上海嗎?是在我喜歡的男孩的學校,我們軋著馬路,踩在梧桐葉或金色、或澄黃,寬寬大大又有著妖嬈形態(tài)的葉子上,在青春最美好的時光里,留下彼此最美好的記憶?還是在上海某條弄堂里,秋風拂過,我和同伴裹緊了身上的大衣,看著風將葉子撩撥下來,在空中飄蕩著,打著旋,精靈一樣輕輕落下,將地面鋪成斑駁的顏色。我們說著,笑著,年輕的身影,成為街上和梧桐葉最襯的風景線。

或者是在北方的大學校園里,有條林蔭道,兩邊栽滿了高大的法國梧桐,年復一年,我們從這條道上走過,只要見到梧桐葉鋪滿道路,便是知道,一年,又要過去了。

又或者是小時候在父親工作的地方,前院里有兩棵像是梧桐的樹,夏天,我們搬張竹椅在樹下乘涼,晚上透過樹葉看天空中的月亮和星星,聽著母親給我們講童話故事。秋天,秋風蕭瑟,梧桐樹的葉子慢慢被秋風掃盡。到冬天,只剩下虬勁的枝椏,光禿禿刺向天空。等到來年開春后,又是一樹綠葉,仿若新生。

梧桐樹那熟悉的香味,是記憶中最深刻的地方。那種膩膩的,有點腥甜又帶點曖昧的味道,像極了互相有好感的少年的心思,混混沌沌的,不點破的美好。


2

那種味道,應該是年少時的他和她吧。

大一的課程,少之又少,圖書館成了消磨時間最好的去處。

他倆經(jīng)常在圖書館遇到,見面了,點點頭,打個招呼,再各走各的路。他們是同班同學,卻沒什么交集。

不知道哪一天起,他們在圖書館的位置固定在前后桌,每天若誰先到了,會自覺幫另一個占座位。

高數(shù)比較難,她便經(jīng)常向他討教,男孩學數(shù)學似乎有種先天的優(yōu)勢,很多難題,在他的筆下卻能神奇地迎刃而解。

她對他,便多了一些崇拜。

就這樣過了一個學期,兩人交談不多,但很有默契,一個眼神,便能讀懂對方的心意。

大一第一學期,班里組織了個聯(lián)歡晚會,全班同學都積極回應,分工合作,這個去買裝飾物,那個去聯(lián)系教室,另一個又去寫主持詞,組織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節(jié)目,忙得不亦樂乎。

聯(lián)歡晚會那天,教室被裝扮得分外美麗,白熾燈罩上了五彩的霓虹紙,燈一開,整個教室便籠罩在柔柔的五彩光里,再加上天花板上拉的彩條,窗戶上掛的氣球,還有黑板上“圣誕快樂暨**班第一屆班級晚會”的漂亮美體字,使得氛圍十分的美好。

聯(lián)歡晚會中有個唱歌環(huán)節(jié),大家可以隨意起頭唱一首歌,喜歡的同學便可以接下去唱。

到中途時,有人在錄音機里放起了《達坂城的姑娘》,大家都跟著唱起來,唱到這句“你要嫁人,不要嫁給人,一定要嫁給我”時,他邊唱邊轉過頭來,用有著漆黑瞳仁、長長睫毛的大眼睛,熱切、溫柔地看著她,她馬上就會意過來,臉瞬間燒透了,胸腔里如小鹿直撞,大腦一片空白,再也無暇顧及其他。

有同學發(fā)現(xiàn)了他倆的端倪,嘻嘻哈哈地起哄,嚷嚷著在一起在一起。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3

后來是怎樣了呢?

十八歲的年紀,都羞于談“愛”字,覺得是早戀,他們并沒有成為戀人,而是認了兄妹。每天哥哥妹妹地叫著,覺得比別人更多了一層親昵,之間走得也更近了。

校園里有不少法國梧桐,春天,梧桐滿樹綠葉,簇簇新新,秋天,梧桐樹戴著一頂黃綠相間的帽子,像個頭發(fā)斑駁的老人,對他們招手示意。

他們便很喜歡在課后,來到梧桐樹下散步,聞著梧桐獨有的香氣,隨意聊著天,談梵高,談三體,談弗洛伊德,談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

她和他仿佛總有說不完的話,在一起永遠不會覺得尷尬,哪怕是靜默著走一走,也覺得十分美好。

原以為大學四年就可以這樣和自己喜歡的人一直走下去,可是,什么時候開始,另一個她出現(xiàn)在他們中間了呢?

那個女孩身材高挑,比尚如高中生般青澀、胸前平平的她成熟得早,一早顯露了前凸后翹的身材,加上家里環(huán)境優(yōu)渥,頗會花錢穿衣打扮,走在校園里,少不得女孩艷羨嫉妒,男孩移不開目光。

她不知道那個女孩是如何認識他的,只知道突然間,有個學藝術的女孩每日來給他洗衣服,還時不時給他送來買來的小食、甜點。

而他,并沒有拒絕,似乎十分受用一個漂亮的女孩這樣為自己獻上殷勤。

在那個女孩面前,她自慚形穢,也知丑小鴨般還沒長開的自己遠不是對手,傷心難過之余,她有意無意地減少了兩人見面的次數(shù),圖書館也少去了。

再后來,便傳來兩人在校外租房同居的消息,彼時的她,已是從這段感情中抽身出來,再震驚的消息,都無法傷害到她了。

她只是時不時會想起,一個男孩子,怎么會有比女孩還漂亮的眼睛呢?


4

再見面,已經(jīng)是一年以后,她和他,在學校中文樓前的小道上不期而遇,那時正是秋天,枯黃的梧桐葉子紛紛從樹上落下來,鋪滿了整個小道。

他的個頭,已比之前高了一大截,不再是那個高中剛畢業(yè)的毛頭小男孩了,有了成熟的味道。

她很吃驚,也有點慌亂,沒想到,眼前這個一年沒見的人,依然能輕易撥動她的心弦。

倒是他,自然地叫著她的名字,問她最近如何,過得還好?

她有些別扭,嘴上敷衍地應著,還行。心里卻想知道,為何他身邊,不見了那個她?

他約她一起吃中飯,她直覺想要拒絕,可身體卻不聽使喚,還是跟著一起去了校外一家小飯店。

吃飯時他告訴她,自己半年前已經(jīng)跟那個女孩分手了,因為兩人性格并不適合,那個女孩張揚開放,花錢也是大手大腳沒有止境,并不是他這類男孩能駕馭的。

而當年那個女孩之所以那樣追求他,是因為學校里組織學院間聯(lián)誼打籃球,他作為主力先鋒,那女孩是啦啦隊長,對他一見傾心,才有了后面的主動追求。

只是,一開始的新鮮勁過了之后,兩人的矛盾也凸顯了。

“我并不愛她,跟她在一起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和她根本合不來。她的開放,有時甚至是粗俗,我都沒法忍受。”他轉過頭來,盯著她的眼睛,熱切地說,“我現(xiàn)在跟她分手了,你還能接受我嗎?我們還像從前一樣……”

她有些詫異地看著他說出這些話,仿佛一個情場老手似的,換個女朋友不過是換件衣服般輕松隨意,表情老道到讓人陌生。

不過一年時間,就讓一個陽光般澄澈透明的大男孩,變成了這般世故老手的模樣,她聽見自己內心,有什么東西嘩啦一下掉到地上,碎得徹底。

她用力將自己的手從他手里抽出來,拎起包就往外走,手指甲緊緊掐進了手掌心,卻不覺得疼。

他追了出來,試圖拉住她,她卻愈加想逃,只不想再與他有任何糾葛。

大三來臨,她已選好了考研的學校,擬定計劃在圖書館日夜奮戰(zhàn)。

他卻時不時來找她,有時就坐在她旁邊,想跟她說說話,或者相邀出去走走吃頓飯。她一概不理,時間久了就覺得不勝其煩,只得轉移陣地,到那無人上課的教室復習。

見她日益堅決,他終于明白,有些東西,一旦失去了就不能再回來,最終放手,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5

臨近畢業(yè),那時她已拿到心儀學校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收拾行李準備離開母校,去往南方那個新學校所在的城市。

宿舍的東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只有柜子最下面那個抽屜的東西還沒清理。嫌彎腰一件件拿出來太費事,她索性將抽屜抽出來,翻轉傾倒在地上,任由里面的東西嘩啦啦撒了一地。

無非是一些信件,日記本一類的東西,正想全部拎進垃圾桶時,忽然幾個信封下面露出一個紅色的小角來。

會是什么東西呢?她心生好奇,將那紅色的東西拿了起來,原來是個紅色的小禮盒,已經(jīng)有些褪色了,里面裝著一個白水晶擺件,內里雕著一朵晶瑩剔透的白玫瑰。

看到這個擺件,既陌生又熟悉,她原地愣了一會兒,電光火石間,忽然就想起來,這正是大一時,她和他互認了兄妹后,她在大學里的第一個生日,他從后街買來,自己不好意思當面送給她,托了舍友帶給她的生日禮物。

這朵白玫瑰,曾一度被她視為珍寶,小心翼翼地藏在柜子最深處。學校搬了幾次宿舍,她都仔細地將它貼身收在最不容易丟的地方。

只是沒想到,也不過三年而已,她就已經(jīng)忘記了這朵承載著她整個大學里最美好情感的初戀白玫瑰。

她回憶了自己整個大學期間,那些前情往事就像電影倒帶一樣,一幕幕飛也似的往回走,回到最初相識的時候,她和他在圖書館初相遇,穿著白襯衫格子褲的男孩,和穿著背帶裙的女孩,在午后陽光里,互相靦腆一笑。

又回到那次班會里,錄音機里傳來那句“你要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的歌聲,他微紅著臉,漆黑的瞳仁定定看向她,飽含著深意。

……

她捧著眼前這枚已經(jīng)裂開了的白玫瑰,忽然間就哭出了聲。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喜歡的話請給我一顆小紅心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們想要拿高分,想要博學,想要被喜歡,想要很多表揚和很多愛,可是我們只做著和50%的人一樣的事,付出和50%的人...
    待短發(fā)為長閱讀 144評論 0 1
  • 《俏瓣》 運城職業(yè)技術學院 薛浦毅 我頂著頭上的星辰 支撐著破碎的身體和年輕的靈魂 路過冰涼的冬季 想要在明媚的春...
    一生酷穎閱讀 202評論 0 1
  • 訓練營的小伙伴,有關Day 27文章的疑問請發(fā)表在評論區(qū)哦~
    Freedom_Pursuer閱讀 266評論 0 1
  • 01 一位射箭的人來到鎮(zhèn)上展示他的才能,他的技術相當好,是位不可思議的神射手,一箭接著一箭,都正中靶心。 在人群后...
    許徐閱讀 572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