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隨意翻騰書柜,看到很久前的毛邊紙,突然勾起了寫幾個字的欲望。
翻找一會兒,找了毛氈;又一會兒,找到了毛筆;可翻來倒去,怎么也沒找到墨汁。
看來是好久好久不動筆墨的原因吧。索性隨手拿起一支中性筆,過一下臨時起意的小癮。
一首王維的《山居秋暝》,邊誦邊書,在初冬的寒意中卻有絲絲曠達與清新之感。橫平豎直,慢書緩寫,竟覺氣定神閑,白天工作的繁忙之氣一掃而空。
一首小詩寫完,意猶未盡,再寫一張赤壁賦吧。行楷小字,筆游紙上,時而快,時而緩,時而提,時而勾……一張紙書完,酣暢淋漓。
上次提筆,大概是七年前。隨著電腦、手機、平板等電子設(shè)備的使用,漸漸不再用筆寫字。
電子設(shè)備雖然方便,記錄速度快,可也許就是這種快節(jié)奏,漸漸的使人沒有了紙上書寫的藝術(shù)享受和內(nèi)心寧靜,在按鍵的滴答中感受生活的快節(jié)奏。
也許,有時人就應(yīng)該靜下來,從快節(jié)奏放慢腳步,用心感受慢的迷人和踏實。比如,在這初冬的傍晚,拋開白天工作的忙碌,在書桌前靜靜的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