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4點31分
就寢:22點25分??
天氣:晴,空氣優,溫度0-10℃,日出時間5點58分。
心情:心情很好。人往往高估自己一年內能做成的事,也往往低估自己10年內能做成的事,一切都需要積累,復利的效果需要在時間積累下才能產生巨大的作用。一年的時間很多事情無法取得很好的效果,但5年,10年時間過去了,我們堅持做正確事情的效果就會凸顯出來。比如早起,一年的時間每天早起2個小時,按早起300天計算,即多出來600小時,10年多出6000小時,即每天早起2小時,10年就能比別人多活250天,多出4個多月的壽命,生命無形中增加了4個多月,這是多少金錢都無法購買的,但通過早起的策略,我們可以自己增壽。
復利的效果還可以體現在閱讀,鍛煉身體,寫作上,這些都是可以積累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在這些事情上只會越來越擅長,能力越來越強。無論是身體鍛煉還是大腦的鍛煉,都會使我們越來越擅長,用進廢退是自然界的選擇,也是我們的選擇。
我們是生活在未來的人,我們看到的是10年后,20年后的未來,現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讓未來的自己變得更好,是為了每天都有所成長,每一個小積累,每一點小進步都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成長,都讓我們知道通過努力,通過積累,通過改變我們是可以每天都成長的,無數的小進步,小成長構成了我們強大的自信,構成了我們不斷的突破,在成為更好的自己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一切的好的正確的事情都將內化為我們的好習慣,美好的人生就是由一個個好習慣構成的。養成鍛煉的習慣,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養成閱讀的習慣,讓我們的大腦更靈活;養成記錄時間的習慣,讓我們的生命更長久;養成記錄生活的習慣,讓我們的行為更敏捷。一切的好習慣都將帶領我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紀念日:新生的日子。培養兒子靠勞動換取報酬的開端,也將我們從繁瑣的家庭勞動中解脫出來。也是注意力>時間>金錢的踐行。其實我們可以在更多的方面進行這樣的思考和踐行,思考我們的注意力和時間到底值多少錢?花錢購買注意力和時間到底是否劃算?花錢能購買到注意力嗎?還是只能購買時間,通過時間換取注意力的集中和有效產出?如果不能保證注意力的有效產出,購買還有效果嗎?如果自己的注意力和時間本來就沒有利用好,本來就有很多的注意力和時間要kill掉,那么第一步應該是如何才能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注意力和時間,而不是購買別人的注意力和時間了。
我還能在哪些方面提高注意力和時間的利用效率呢?最近一段時間閱讀時的注意力效果不佳,在閱讀的番茄鐘里很多時候沒有做到全神貫注,總是被周圍的環境打擾,這是可以提高的方面;寫作時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不僅要思考,手指也得不停的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也要思考手指所放的位置,對大腦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效果,也是對自己思維的整理過程。鍛煉的時候(主要是跑步 )可以更好的利用時間,將鍛煉和學習并聯起來,一邊跑步一邊聽有聲書籍,包括交通,開車的時候,都是可以并聯的,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想到并做到;很多時候我們能想到也可以做到,但情緒對我們的影響巨大,就是情緒低落,就是想到了但什么都不想做,只想發呆只想放空,什么都不想做,連大腦都想停止,靜靜地發呆,因此除了注意力和時間管理,精力管理也是需要學習的知識,如何保證自己在大部分的時間里保持高漲的情緒,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每一天的成長中去,這是值得探索的問題。
其實這里面的很多情景我們每天都重復的遇到,就算是突發事件可能也是有限的,我們缺乏的是足夠的敏感與記錄,沒有記錄就感覺沒有發生,所以很多時間我們看起來好像是只有自己遇到,同時也是第一次遇到,所以很容易造成自己情緒的波動,讓自己迷惑,看不透迷霧后的本質,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認真的記錄,整理和分析,所以很多東西對我們來說就是新的,但一旦我們記錄了,或者閱讀了別人的記錄,很多問題本身就可以是答案,應對特定問題的方法就是原則,遇到的問題多了,記錄,整理,分析,反思過后就會成為我們遇到同類情景的原則,也可以叫做解決方案。
叫我起床的不是鬧鐘是夢想
年度目標及關鍵點:
1.早起:每天4點45分前起床 74/365
2.跑步1200公里:575/1200
3.寫作:晨間日記D259? 83/365
4.閱讀紙書60本:18/60《貧窮的本質》
5.每天閱讀紙書40頁:72/365
6.每天用英語10分鐘:77/365
7.每天寫讀書筆記30分鐘:13/365
8.每天復習讀書筆記一篇:27/365
9.每天做俯臥撐20個:81/365
10.每天做仰臥起坐10個:20/365
本月重要成果:
今日三只青蛙/番茄鐘
1.跑步15公里:3個番茄鐘
2.閱讀紙書40頁:3個番茄鐘
3.寫作? 晨間日記D259:2個番茄鐘
成功日志-記錄三五件有收獲的事務
2019-03-23
1.早起:7點30分起床? 73/365
2.寫作:晨間日記D258? ?82/365
3565字??? 75分? 47字/分
3.跑步:10公里? ?59分? 5.9分/公里? 575/1200
4.閱讀:《窮查理寶典》23/60-444
22頁? 66分? 3分/頁
《錢》24/60-314 8頁 25分 3分/頁
《原則》22/60-153? 23頁? 52分? 2.3分/頁
5.閱讀紙書53頁? 143分? ?3分/頁? ?71/365
6.每天用英語10分鐘? 77/365
7.每天寫讀書筆記30分鐘? 13/365
8.每天復習讀書筆記一篇? 27/365
9.每天做俯臥撐20個? 81/365
10.每天做仰臥起坐10個? 20/365
財務檢視
踐行“注意力>時間>金錢”概念第43天。43/180
把注意力和時間多用在做正確的事情上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并且通過記錄讓這些成長顯性化,我們對未來的恐懼來自無知,不僅是對世界的無知,更是對我們自身能力的無知,沒有記錄,我們的很多成就,很多成功就會被大腦選擇性遺忘,大腦感覺成功是應該的,是必須的。大腦更容易記住那些對我們有威脅的東西,比如失敗,失敗對大腦來說比成功更值得記憶,因為它能讓我們避免下一次失敗,但并不能保證我們成功,只有成功才能促進下一次的成功,但大腦卻不擅長記錄對我們沒有威脅的成功,所以需要我們通過外部記錄時刻提醒大腦,我們是可以成功的,而且我們是可以持續成功的,持續的向大腦里輸入成功的程序,在重復足夠多的次數和足夠長的時間后,大腦才可能將成功內化成自動運行的程序,時刻保持自啟動的狀態。
任何一個習慣,任何一個概念,我們只有不斷的重復,不斷的踐行,不斷的輸入,重復足夠多的次數和足夠長的時間后才可能讓大腦集中,內化成我們的自動運行的程序。腦科學最大的發現是認識到大腦是可塑的,并且在任何時候都是可塑的,而且我們任何人都具備重塑大腦的能力,我們需要做的首先是改變語言,然后是重復足夠多的次數,足夠長的時間,一切就是這么簡單,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當我們成功培養了一個好習慣,重塑了一次大腦,我們就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成功復制更多的習慣,重塑更多次大腦,這是多么美妙的時刻,這就是認知上最大的突破。
人際的投入
昨天陪伴家人的記錄時間是1小時44分,看起來時間也不短,但其實沒有在陪伴的時候全身心的投入。陪伴不僅僅是時間上的投入,不僅僅是身體在一起,還有注意力的 投入,在注意力投入方面沒有做好,有時候心不在焉,因此陪伴的質量不高。其實我們陪伴的時間不用太長,但最好注意力在陪伴的時候就全部投入到陪伴中,可以說是練習的心態,也可以成為正念。雖然沒有閱讀《正念的奇跡》,但看簡介和練習的心態里倡導的精神是一樣的,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在做那件事的時候就全身心的投入,享受當下時刻帶來的感受,享受當下的力量。
開卷有益-學習/讀書/聽書
同時閱讀多本書感覺非常舒服,一種書看累了,看不下去了可以換一本,通過多次短時間的閱讀保證閱讀的質量與數量,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閱讀是正確的事,是需要每天都做的事,但不能只追求數量而忽略了質量,我們需要的不是數量上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是虛假的,也是虛榮的,好像我們閱讀完了書中的知識,經驗,觀點都能自動變成自己的一樣,這是錯誤的觀念,也是錯誤的做法,錯誤的事做得越多,錯的越厲害。書籍傳遞的只是一種信息,一種可以改變我們行為或觀念的信息,關鍵在于我們的改變,如果我們自己不按書中的信息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觀念,信息永遠只是書中的信息,不會轉變成我們的知識,只有我們接收信息后,反復使用,反復踐行,反復反饋,反復改變,信息才能變成我們的知識。于是只是定義可以是:改變我們行為或思想的信息。那我們閱讀的時候就只需要一種思考:這個信息能否改變我的行為或思想?這個信息能從那些方面改變我的行為或思想?這個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我的行為或思想?這個信息能在多長的時間里改變我的行為或思想?以前是否遇到過類似的信息?他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提問,我們可以用更少的時間獲取更多的有用的知識,這是可以踐行的閱讀方法論。
這就是慢閱讀中的快成長,閱讀不只是為了閱讀,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成長,只有成長才能檢驗閱讀的效果,而成長來自改變,只有帶來改變的信息才能稱其為知識。
健康與飲食
今日步數:15000步(昨日13533步)
今日鍛煉:跑步15公里(昨日跑步10公里)
今日飲食:薄荷健康記錄健康習慣
好習慣打卡
早起
寫作
跑步
閱讀
時間統計法
晨間日記
成功日記
用英語
俯臥撐
仰臥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