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認認真真扒了三個人物,一個是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一個是動畫之神宮崎峻,一個是心理學界大神丹.艾瑞里。
這三個人你在網上同樣能搜到,找到的資源和我一樣多,但我們選擇看的資源或從所看的資源里悟到的東西可能很不一樣。這三個人對我的認知、思維和行為模式影響挺大,我給了自己專門的時間帶著“生活要具體、人物要具體”的觀點,細細揣摩和思考他們是一種怎樣的具體生活。是的,他們的生活基本面貌和其他任何一個人一樣,勵志,象我們看到的簡書或微信上一些小人物的文章類似,克服一些困難做成大事,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昨天,一寫作大牛被罵得很慘,原因是自己在文章里吹噓得太厲害,多勤奮多努力,靠這些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賺了多少的錢,結果有一個人象偵探一樣從他的文字邏輯里找出相當多的破綻,證明他文字里的生活純屬他夸大捏造,勵志光環象肥皂泡一樣破了。這個大牛利用自己的雞血勵志圈了相當可觀的粉,很多人是吃他這一套的,他用自己的粉色效應到處講課做分享,很多人嘖嘖稱嘆,很少人去追究實里。看簡書上那一片片的文章,我越來越覺得,很多文字是堆砌的一堆謊言,甚至連作者本人都沉浸于此,忘記自己的真實是什么樣子了。中國大眾不加思索的追隨和盲從在任何一個生活縫隙里都體現得淋漓盡致。這讓一些文人跟當年溫州商販一樣很快完成了原始積累。生活是那么的滑稽,有賣貨的,就會相應的有大批買貨的。人口大國,真是人口紅利大國。
物質富足了,精神需求自然產生,需要一些人喚醒我們沉睡的斗志,需要一些人告訴我們生活應該是怎樣的豐富多彩,這沒錯,可凡產品都有假冒偽劣,檔次高低之分,我們付出時間、金錢和心智來接受這些東西,是不是要有選擇,思考它們帶給我們的價值是否值得。
當我品味小野二郎、宮崎峻、丹.艾瑞里這些人物時,和讀那些文章不一樣的感覺是,踏實、真實,你不僅僅學到了他們擅長的領域里的知識,還從他們的生活全貌里學到生物、哲學、經濟學等大量的知識,學習他們的態度、思維和方法,細致、執著、熱情、堅強這些品質都不是空洞的,是確實在他們身?上,并成就了他們。他們的生活確實是他們走過來的,他們的成就也真實地在那里,他們親自驗證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可能,我們可借鑒,可創新。
從古到今,科技在進步,方便我們生活的工具一直在出新,但人文精神并沒有多大新意,隨便從歷史上拎出一個牛人或現世上某個領域的拔尖人物,細扒他的生活,能頂諸如簡書上那些文章二百篇告訴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