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 ? ? 又是一個黑色星期五,開車回家的我,堵在省城最著名的北門車站門口長達30分鐘未見挪動,汽車站是通往省內其他城市、縣城甚至鄉鎮的。只見行人來來往往,進進出出,或是急匆匆趕路回家的,或是來省城省親度周末的。一位蹣跚的老婦從我車頭穿過,見她裹得嚴實,亦步亦趨的跟在人潮后面,手中籃子里層疊的紙糊蛋托裝滿了雞蛋,被她小心翼翼的呵護著,看來這又是一位給孩子送雞蛋的長輩,我頓時沒了等待的無聊,開始尋覓著一些事情,去印證我心里的理論。二十多分鐘后,在出入車站的人們中,我目及之處,如剛剛老婦般用籃子提著雞蛋的還真不是她一人,還有其他的大媽大爺或是年輕小伙姑娘數十人,這大概是除了行李箱以外最趨同的一件物品了,行色匆匆的享受著這種甜蜜的負擔。
二
? ? ? ? 我是城里的孩子,出生的時候,外婆已經六十開外。印象中,外婆每次來看我都會提著一個買菜用的竹編籃子,我們叫兜兜,兜兜裝滿雞蛋。媽媽說,雖然城市交通很方便,外婆每次提兜兜來的時候卻從來都是走路,大概十里路,她總是怕擠公交車把蛋擠壞了。每次外婆來,媽媽都會給我一個搪瓷面盆,由我幫著外婆一起把雞蛋一枚枚的撿出來放進面盆里,外婆會邊撿邊說:“這是土雞蛋,比洋雞蛋營養多了(洋雞蛋:顧名思義,即是市面上的大部分能買到的飼料雞下的蛋),你看它個頭要小一些,表面顏色沒有那么紅。”小時候的我,每天早上都要吃個雞蛋,當雞蛋吃完時,外婆總會提著兜兜來看我咯;大一些的時候,外婆腿腳不怎么好了,我便開始挑剔,總是因為媽媽買的雞蛋不是土雞蛋而拒絕吃;后來長大成家,每次去超市或者去菜市場的時候,總是喜歡和老公比拼辨別土雞蛋的能力。
三
? ? ? ? 老公是山里的孩子,從前家里務農,后來開始生意,生活無憂,他母親每到一處都會開辟一塊地,打個棚子喂雞,不為別的,就為家里人能夠吃上土雞蛋。老公兩兄弟聰明勤奮,紛紛在大城市念完大學后定居,每每和家里通話的時候,難免會表達對家里的思念,最愛說城里吃不到土雞蛋、菜籽油。母親聽后就會在家攢雞蛋,甚至求助于周邊的農家,攢到一定數量就會開始催我們回去拿,或者托到城里的大巴司機帶。太忙回不了家的時候,老公和弟弟會抽時間去北門車站等著來自家鄉的大巴,從老鄉手里接過各種包裝嚴實的桶和箱子,里面滿滿的裝著雞蛋。大部分不忙的時候,我們都會堅持回家,雖嘴里說的不愿意,行動上也著實認為麻煩,卻每次都能完美完成任務,從最開始坐的大巴回家,都后來開著小車回家,唯一不變的都是會帶回拿一籃子包裹嚴實的雞蛋。
四
? ? ? 現在的城里,什么都能買到,何況土雞蛋,高端的、外國的、有噱頭的比比皆是,有機雞蛋、綠色雞蛋也都可以取代土雞蛋的營養價值,but who care?讓我們歡喜的永遠是外婆兜兜里的雞蛋、是母親自己養的雞下的蛋,離不開的是那一筐筐長途跋涉的雞蛋帶給我們的親情的牽絆和家的味道,這才是一籃土雞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