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桃花萬楊柳,中原無此好風光。
眾所周知,新疆有三美,美景美人和美食。
舌尖上的旅行|新疆
作為一個資深吃貨的我來說,只要看見吃的什么美景美人都不及吃在嘴里的美食,再者說,也可以邊欣賞美景美人嘴里享受著美食啊!
?
馕
說到美食,不得不提的是新疆靈魂食物—馕。
馕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外皮為金黃色,古代稱為“胡餅”、“爐餅”。
馕以面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堿而放少許鹽。馕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厘米。
這種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稱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 馕,厚約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細的一種小馕,還有一種直徑約10厘米,厚約5-6厘米,中間有一個洞的“格吉德”馕,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種。市面上賣的多是大馕,一般都是臉盆那么大,上面還有精美的花紋。
馕在馕坑里烤制,馕坑就設在庭院或家門口,它用和入麥草或羊毛的黏土做成的烤爐,形狀很像一口倒扣的寬肚的大水缸。烤馕時,先將干柴放在坑內燃燒,把坑壁燒得燙熱,然后將搟好的餅形面坯貼在坑壁上。搟面時可以根據需要搟出像圓凳子面大小的薄馕坯,也可以搟出像碗口大的小馕坯。馕坯上可以抹點食油,撒些芝麻、蔥花,烤出的馕更脆更香。
由于馕是烤熟的,含水分很少,在氣候干燥的新疆,存放十天半月都不壞;如果是油馕(揉面時和入食油),還能存放一月左右,泡水變軟,仍極好吃,所以維吾爾老鄉出遠門,會在腰上的布兜里裝進幾塊馕;坐火車去內地,也常常帶著一提包的油馕,一路當食,省錢又方便。
下面介紹的兩種食物都和馕有關系。
馕包肉
一是馕包肉維吾爾語稱為“塔瓦喀瓦甫”,是一道很有名的新疆特色小吃。
馕包肉格外好吃,齒頰留香,風味獨特,回味幽長,在新疆,說起馕包肉,恐怕沒有人不知道,因為它是當地的一道傳統菜。另一個就是烤包子,說它和馕有關系是因為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搟薄,四邊折合成方形。
包子餡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蔥、孜然粉、精鹽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勻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貼在馕坑里,十幾分鐘即可烤熟,皮色黃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鮮油香。
大盤雞
先別急著流口水,新疆還有一個知名菜—新疆大盤雞。
新疆大盤雞是新疆知青創造的地區名菜,大約起源于80年代后期,主要用料為雞塊和土豆塊,配皮帶面烹飪而成,菜品色彩鮮艷,有爽滑麻辣的雞肉和軟糯甜潤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帶細。
制作的時候先把把鮮雞切成一寸見方的塊兒,熱油,油要足夠多,把花椒炸透,油熱后放白糖炒糖,倒入雞塊進行上色,不想要糖炒色的可用醬油,加入蔥姜蒜,朝天椒、及各種香料翻炒幾分鐘,然后放鹽,倒適量料酒,加入蘑菇,開始燜15分鐘左右(因雞的老嫩程度各異),倒入土豆,繼續小火煮到土豆熟為止,倒入青辣椒紅辣椒,略微翻炒后,可以出鍋了!注意盤越大越好,皮帶面要越寬越薄越好,最后把面澆在雞上即可。
來到新疆大街上,你會被各種美食的香氣包圍,和一般吃到的牛羊肉串不同,這里的肉串量足肉大,色澤醬黃油亮,肉質鮮嫩軟脆,味道麻辣醇香,獨具特別風味,當肉烤成白色(牛肉呈紫紅色)時盛入盤中,也可就著馕吃。
手抓飯
來到新疆人家里做客,不可錯過的就是有異域風情的抓飯,維吾爾語稱“波勞”,是新疆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民族人民喜愛的一種飯食,多凈手掇食,故漢語稱為“抓飯”。
抓飯營養豐富,具有食補的功效,是維吾爾民族過節、待客的必備食品之一。因為最初是用手抓食的,故得此名,如果你想體驗少數民族的豪邁,也可以手抓著吃。
椒麻雞
如果好客的新疆人這時候為你端上了一盤新疆椒麻雞,說明你是貴客,因為新疆椒麻雞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以生態土雞為原料,選用幾十種上等的名貴中藥秘制而成,吃起來麻而不木,辣而不上火,皮脆嫩、肉筋道、清香四溢、回味悠長、拌面味道絕佳。
新疆的大街小巷美食的香氣四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吃貨天堂。
作者:不芷陌|轉載前請聯系背包十年
(微信號:beibao10years)
參與投稿,即可獲得精美餐具套裝
閱讀量最高文章還可獲得神秘大獎!
請將稿件發到郵箱:
beibao10@running-bible.com
郵件主題,請注明“投稿”
閱讀原文:http://beibao10.lofter.com/post/1e52ed6e_c31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