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一5日,襄陽市義務教育段信息技術優質課暨肖舜堯名師工作室觀摩研討活動在襄陽市第四十一中學舉行,共安排19節現場課、19節說課展示,來自全市各縣(市)區400多名信息技術專兼職教師參與觀摩與學習。
一節出色的課堂,教給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應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內容,而是長期能力的不斷培養,作為一名教師,不應該拘囿于課堂、拘囿于教材來制定教學設計,而是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從大局的把控上來處理教學設計中大的環節,以實現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目的。
現代教學強調的“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才能最大程度的體現,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等設備通過自主探究完成初步學習和進行分層。而出于教學設計的目的和需要,一個符合教學需求的資源網站就至關重要!本次比武中,來自谷城縣谷伯中學的郭大春老師就是這樣設計的,效果非常顯著,學生的參與性很強。雖然在外行看來,信息技術的課堂,老師們似乎沒做什么事情,沒說多少話,都是學生自己在操作,看著輕松,但豈知看著越是輕松,老師越是沒事做的課堂,該教師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花的時間豈是一點兩點。視頻資源、微課導學、自學文檔、甚至網站的搭建等等,無不體現了教師為了優秀課堂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這38位優秀教師紛紛展示其扎實的專業素質,充分說明我市信息技術師資隊伍在逐步的提升。
情景設計貫穿整個課堂是這次活動的一個亮點,每位老師都在努力營造適合學生的情景。
每位老師都有能力使用一種學習方式來讓學生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或者某一種操作技能。
邵歐麗老師的《初識二進制》可是讓我恍然醒悟、茅塞頓開,原來同一個知識點我們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得到多重的體驗。通過玩卡片游戲,又利用了一場場的比賽來夯實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看似簡單卻并不簡單,本質上卻已經是核心素養是否真正落實的關鍵問題上。
本次課堂教學評比場面過于隆重、嚴肅。很多老師都碰到了一個頭疼的問題,學生不夠積極,不敢主動回答任何一個問題,這讓前面的幾位老師欲哭無淚。所以,對于外出上課的老師而言,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現場表現可能會怎么樣,提前溝通,熟悉學情。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考慮,越是大層面的教學評比,參賽老師的內心肯定是越緊張,同理,學生們所承受的壓力也是越大。故教師一定要事先與學生相處,用幽默浮夸的話語和行為讓學生卸下心理包袱,輕裝上陣;教學設計上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配合程度,不要想當然的以為學生會全面配合。
有些老師會對教材內容進行改動,或是教材內容的重組;或是教材內容的包裝處理。但不管是怎么樣改動教材,我們一定要關注到教材中涉及到的每有一個細節,仔細斟酌它們的重要程度,切勿因為各種原因隨意拋棄某些教材中提到的知識點。
本次活動中,教師的互動點評非常激烈,每一位觀摩者都在努力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授課老師碰撞,主講老師也竭盡全力解釋自己的想法,評委們在中間穿針引線,拋東引西,最后回歸落實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上。
活動結束了,但思考和研討還要繼續,努力去改進我們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立足教材,站得更高,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上做更多的探索與研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