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經歷都在鍛造我們,也在重塑我們,有一天回過頭去看其實每一步的選擇都是當下最佳的抉擇。就像我畢業后投了人生的第一份簡歷也是最后一份簡歷就進入了一家研究所,雖然這對認識和了解我的人而言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他們心里我是一定會找一個外企或者更大的平臺去發展,但是我卻在西安交通大學的招聘會上投了華科門口的一家研究所,也順利被錄用,從而開始了走向社會的征程......
當時只為了方便以后再深造,先就業再謀發展,卻不成想,人生其實不是如我們所愿的那樣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的割裂開來,它更多時候是連貫的,除非發生某種意外或者主動地選擇改變,否則就會一瀉千里的走下去。此刻我每天出入的社區就是13年前我的第一份工作的地方,只是身份不同了,那時候是員工,現在是員工家屬。
有時候我想我跋山涉水也許就是為了認識我的老公,然后結婚生屬于我們的獨一無二的孩子。當然沒有人給我答案,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不是如此,那又會是怎樣?人生沒有如果,只有一次有一次的選擇,每一個當下為自己做出最優的選擇,然后不斷地走不斷地糾偏,從而不偏不倚的走在自己規劃的路徑上,到達自己的人生終點、昨天晚上在看武漢希菲洛形象設計公司的創始人王陽老師送給我的《誰在銀光閃閃的地方等你》,臺灣一位作家的關于“老病死”的主題,封面上有一句話讓我陷入沉思“優雅的老去,留下尊貴地離席的那一份莊嚴”,其實人生的過程各異,老的狀態卻越來越趨同,只有盡早為自己不斷老去的每一天做好功課,我們有一天終老之時才有可能還有某種選擇,不至于凄冷和荒涼。每一天就如我家陽臺上那個漏水的龍頭,雖然3~5秒鐘會漏一滴水,但是毫不停歇的一滴又一滴,大半天就可以接滿一大盆水,而我們的歲月很長,但又何嘗不是一日又一日的流逝,有一天回頭一算,我們就已經開始恐慌,父母的老去和病痛的折磨,孩子的不斷長大和面臨的學業壓力,作為我們自己也在職業或者事業中蹣跚前行,知道有一天我們會如父母一般,孩子會如我們一般,雖然恐慌,但這是人生的必修課,不得不經過這一道道門檻,只是希望不要考的成績太慘烈,所以養好身體,呵護好自己的心,因為無論如何我們要面對這一切,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力所能及的準備。現在每天晚上9:30左右就可以和孩子睡覺,早上7點鐘起床,喝一大杯水,寫作一個小時。然后9:30開始去做一個社會人,下午4:30之前必須回到家里準備接孩子,買菜后在小區等接送孩子的車回來,回家做飯,陪孩子寫作業、玩,然后睡覺,每一天過有節奏的生活,無論身體還是精神逐步的過一個規律的生活。
昨天晚上莫名有些煩躁,今天早上想,我煩躁什么?也許是我有些事情還不夠明確,轉念一想那又如何?就像昨天中午和麗婷聊天,我對她說:只要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有著老公和孩子的陪伴,他們任由我去做喜歡的事情已經是對我極大地犒賞,我只需要盡心盡力去做即可,每一步都穩健的去走,因為那是屬于自己的人生路,與他人無關。
如今很多同學在世界各地不同角落過著各自的生活,每個人的選擇都是自己最好的選擇,人生沒有如果,人生美好的意義在于它有很多可能性,只是對很多人而言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少了,那我們就把當下活出最好的狀態,那也是一種極致的美和對生命最好的贊賞。
現在每一天都會通過寫日志給自己當天畫上句號,不做任何的評價,只作為設定第二天路徑的依據。然后開始新的一天。我喜歡這種狀態,因為我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夠把每一天過好,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真實的活著,對得起屬于自己的這一天光陰。記得7月份meta-coaching創始人老麥在分享他如何分配每一天的時間,特別提到他每一天會用10%左右去回顧昨天,從而吸取經驗和教訓,用10%左右的時間去思考未來,而80%的時間活在當下的每一件事情當中。所以他雖然已經65歲,但是依然說自己剛剛成年,因為他的目標是活到130歲(不知道有沒有記錯)。他已經2年時間沒用手機,除了上課、健身、吃飯就是寫作,他每年基本保持在寫2本以上的專業類書籍,還在世界各個地推廣大成教練,精力充沛。當看到他的那一刻,首先我想成為這樣的人,一個有著明確人生意義的人。再者,我也明白了很多人不珍惜當下的原因也許就是對自己生命線沒有概念,有的人也許以為自己可以永生,所以大把大把的浪費時間。有的人也許覺得只想活到50歲或者60歲就夠了,所以覺得沒有必要為自己的生命不負責。對我的啟發倒是,當我們真的給自己設定更高的的生命目標時,我們往往會更珍惜當下,當我們明確終點的時候,更會注重日常的練習和每一個階段的規劃。就像去跑馬拉松,當一個人決定跑馬拉松的時候,一定會請教專業教練,跑步的姿勢,練習的方法,體能的訓練,戰術的規劃等等,不可缺少的是不時的參加各種比賽,去積累經驗和教訓,不斷地精進自己,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明確之后認真是必然的。感恩自己走在這條不斷修正的路上。
今天我還想說說友情,在過去的5年是自我感覺是空檔期,2010年辭職后誤打誤撞的進入一個純女性的行業摸爬滾打,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過,因著文化的感染而進入,但卻因為每個月、每個季度和年度的目標而捆綁,從而習慣性的忙于事務本身,并沒有時間和心力去經營真正的友情。感恩今年年初自己的覺察,并做出對自己而言明智的抉擇,讓自己游走于各種主題的沙龍當中,在此感謝道軒沙龍聯盟的創始人道軒老師,通過4月份參與“我的課堂”的MC日的經歷,以及見證各個行業有想法的人創辦了各色主題沙龍,我參加最多的是圍繞女性話題和深度交友的“她系列”和“散時光”,從而認識了曉雪、芳姑娘、韓薇老師、小鼓姐、丁丹、葉萍等很多人,還有在武漢華德福機構學習過程中,也認識了小君、佳麗、麗華等新朋友,雖然我們平時交流并不多,但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清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我看到了各種在自己領域綻放的不同生命狀態,從而給我更多的參考去修正自己的方向和人生定位。2015年,感恩沙龍,讓我做到了以人為鏡,從而更加確信自己是誰。接觸的每一位女性都有自己人生的訴求和目標,雖然我并不了解每一個人,但是卻從大家的狀態當中去發現自己喜歡的和想要的狀態,潛移默化的嫁接在自己身上,我想最好、最直接的學習就是向身邊的人學習,因為你可以看到、聽到和感覺到,無論是想要的還是排斥的,從而加深自己的意愿和渴望。
感恩沙龍是一個絕好的溝通和交流的載體,雖然一次次的抱著若有若無的目的去,卻最終收獲了不曾預想到的收獲,不斷地拼湊出那一個更好的自己的立體圖。以人為鏡,修身養性,這大過所有的學習和培訓。我想人生最大的一個課題就是,你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以及如何成為想要成為的那個人。這是很多問題的源頭,也是解決很多困擾的根本。
將近一年多的時間,我越來越了解自己,沙龍的作用絕對是功不可沒的,雖然曾經被道軒老師質問:你的心在哪里?我回答說:在路上。。。心在哪里的確重要,因為心決定人生的方向。方向是判斷的結果和最終的指引,但心是做出判斷的舵手。當我走了一大圈回歸家庭之后,我想讓心安定下來,從而辨別屬于自己人生更長遠的方向,感恩我守住了這個寂寞難耐的時光,10月份會是一個新的開始,更是心的征程,因著自己的成長經歷,關注人,特別是關注女性的身心成長是我的使命,而關于形式的選擇也越來越明朗。感謝自己這些年的準備,以及從9月份開始的新的嘗試,成立了“睿麗沙龍”,通過讀書會、觀影會、私房話、工作坊、教練沙龍等形式去支持不同年齡段的女性開啟互助成長的學習模式,到現在來說反響很好。
感謝老同學推薦認識的華科社會學院鄭教授,她與我的溝通讓我更加的確信自己的的方向是正確的,感謝教育系統的胡總人力和物力的支持,更讓我覺得支持更多的女性在人生路上去面對各種挑戰,是一件有著深遠積極意義的事情。我想這是一件漫長的事情,呼喚更多的女性做好人生的規劃,為自己即將承擔的各個角色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感謝大成教練中國分會的及時支持,讓我有機會在全國成立“睿麗女性成長分會”,在教練技術的系統支持下,我相信會有更多人加入其中,有更多人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