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在《天才夢》里寫道:
我學寫文章,愛用色彩濃厚,音韻鏗鏘的字眼,如“珠灰”,“黃昏”,“婉妙”,“splendour”(輝煌、壯麗),“melancholy(憂郁)”,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直到現在,我仍然愛看《聊齋志異》與俗氣的巴黎時裝報告,便是為了這種有吸引力的字眼。
當時還在上小學的我看到這段話,有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狂喜,心頭之前還縈繞著的些許不好意思立刻就煙消云散了。因為我也有同樣的毛病,時至今日,我不僅愛看字眼,更是喜歡收藏那些擊中我心房的句子——我很喜歡這種感覺,在時間無垠的荒野里,在偌大的世間,有一個人世界的某個角落,思想里流淌著與你一樣的脆弱或堅強,豁達或迷惘.
1.?
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為別人對我的看法而擔憂。此后,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我認為對自己最好的事。只有在我們不需要外來的贊許時,才會變得自由。——羅伊·馬丁納
現在社會資訊如此發達,一個人很難獨立于朋友圈之類的社交媒體而存在。但身處其中,日積月累,自然會被別人的意見裹挾。我們因為害怕成為異類而壓抑自己,因為害怕失敗而鞭策自己,但我們又何曾真正地停下腳步,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大法官霍姆斯說:靈魂的欲望是命運的先知。但是我們多少人,終其一生都未曾找到自己真正的欲望?一生如浮萍,隨波逐流,半點不由人。
2.?
一個人不想高攀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楊絳
小時候背語文書,很喜歡一句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無欲無求的人,才是最為刀砍斧斫全不怕,自有金剛不壞置身的。佛家說要斷絕七情六欲,恐怕也是這個道理。但是要真正撇下欲念又何其之難?俗人如你我,多少的快樂都建立在欲念的成與不成之間。
3.?
我開始信任我的平凡,我的世俗
和一錢不值
我把一個句子放在山后長長的斜坡上
讓葉子蓋滿它的身體
可是我不知道
哪一片葉子的淚光
會得到整個秋天的原諒
——余秀華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當代中國詩歌被某些”詩人“搞成了一個笑話。不是在一個句子里多打幾個句號就能當詩人的。拯救了我對現代詩歌印象的是余秀華,她的詩我百看不厭——而且不需要多么深入的解讀,也不需要有多么深奧的知識背景才能看懂,你只需要坐著一句一句讀下去,自然能感到心臟深處的悸動。那是屬于詩歌最原始的力量。
4.?
日日重復同樣的事 遵循著與昨日相同的習慣
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 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
——太宰治《人間失格》
這和那句”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 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人啊,生來敏感,對快樂和悲傷都有幾倍于于常人的感知力,就像注射了超級血清的美隊。帶著這樣的特質生存于世間是一件多么難的事情啊,已經要拼盡全力了,更何況有時候還要偽裝得像一個開朗活動的人,那更是要透支生命的力量了。于是,為了避免那十倍的悲痛,只好也放棄十倍的快樂,在無人的角落里,無悲無喜。
5.
在不被注意的角落起飛,對于年輕人來說,就是要去掉浮躁,甘于寂寞。要有一顆平常心,平和的心。當你成功的時候,不能讓成功成為包袱。再一個是逆向思維,別哪兒熱鬧就往哪兒去,別去。自己選好一條路,認準了道,一條路往黑走,越走越光明。——趙季平
恐怕大家都公認,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但是,恐怕沒有多少人會承認,自己是一個浮躁的人。大家都在恐慌,什么”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用不起YSL的人生是失敗的人生“,即便嘴上不承認,身體總是很誠實地收藏了一篇又一篇”教你如何月收入3萬+“。當所有人都在追逐路徑的時候,就很容易讓人忘記走上這條路是為了什么。康德說,人是自身的目的,而不是工具。但現在,我們都已經在奔向工具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6.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張可久《人月圓·山中書事》
真是好美的場景啊。這句詩也讓我想起了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前者是一個人在自己世界里的快樂,后者是與好友相聚的快樂。
無論如何,但凡是心情平靜了,無論在哪里、和誰在一起都是極好的。
7.
于浩歌狂熱之際中寒,于天上看見深淵。于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于無所希望中得救。
——魯迅
魯迅的大名無需多談。中小學生都是苦于課本里魯迅太多,但真正的成年人卻都在哀嘆這時代魯迅太少。先生文章錦繡不在其用詞遣句,而在于責任感——在這個時代又是一個稀缺品,畢竟高尚都已經成為高尚者的墓志銘了,責任感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還有什么用處嗎?有的。責任感是一種信仰,凡是有信仰者,都是堅定者,而堅定者,往往能從生活的苦痛中再次看到前行的路 。他們無疑是幸福的。
8.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我的時代還未到來,有的人死后方生。
——尼采
我非常喜歡尼采,之前做了厚厚一沓讀書筆記,仍舊覺得未能讀透這個人。這可能就是尼采悲劇的根源:時至今日,盡管大部分讀書人都能裝模作樣地引用一句”上帝死了“,但尼采究竟在表達什么,恐怕還是讀不懂的人居多。這種感覺一定很憋屈,就像在狼人殺里拿到了預言家牌還驗出了狼,結果被普通村民聯手投死了。這句話就是對尼采一生的最好寫照,尼采經過半生的沉郁后,至今仍活在世間。而我也有一個很大膽的預言:隨著中國國力提升,國民物質水平的富裕與科技水平帶來的沖撞與迷思,尼采的時代將會第二次在中國到來。
9.
忘記一個人只需要兩樣東西,時間與新歡, 你選擇了新歡,而我選擇了時間
——張愛玲
這句話應該結合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故事食用,風味更佳。我買過一本胡蘭成的《山河歲月》,仔細讀也讀不下去,只好想起來的時候隨意翻翻。我想,之所以讀不下去,可能是因為腦海里隨時會閃現出一張我臆想出的”漢奸的臉“,而胡蘭成的筆觸偏偏波瀾不驚,平淡地仿佛只是寫記述一些瑣碎的事。這種反差感使我迷茫。只能說,自古佳人愛才子,可偏偏才子多渣男。張愛玲在18歲時寫下的《天才夢》,真切地成了她一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