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觀念格式化的我

今天剛剛交了昨天沒寫完的作業《感恩母親》,居然得到了二美和幾個群友的關注,謝謝各位關心。

媽媽不辭辛勞,一天之內給我送兩次吃的東西。為什么如此溫馨且充滿愛的事情,到我這兒就搞砸了呢?一波三折,最后以登門道歉落幕。昨天下午,和我朋友也談到此事,她說非常羨慕我,她現在想吃都吃不到了,叫我好好珍惜,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倆坐在一起,不住地抹眼淚。她想自己母親過去對她的好,我內疚自責過去總拒絕母親送上門的好,這么多年來也沒當面向她表達過感恩之情。

我反思了一下,昨天下午為什么不是按心里真實的想法招呼母親,而是拒絕她的熱情和好意呢。忽然想起了那張留言紙條,留言的最后一句是:“勿給他人品味”。就是讓我不要把她拿來的東西另送給別人吃了。我的煩躁情緒和不易察覺的怒氣就是從這句話而起的 。我一般有什么東西都會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意味著我如果要聽母親的話就不能和朋友分享。如果聽從我的內心,我就想跟我的朋友一起分享母親帶來的好吃的東西!兩種觀念在我的內心中起了沖突。看完紙條馬上覺得心里煩躁不安。

母親每次給我東西都要囑咐這個不能給別人吃,那個要留著自己吃。有的水果蔬菜還要指明哪個先吃哪個后吃。她自己舍不得吃一定要送給我,但不許我跟別人分享。我常常腹誹她這種強制做法,總有被控制的感覺。

當時我是和兩個朋友一起回家的,沒過多久,母親就來送面包了,我還沒從那種煩躁的情緒中脫離出來。暗暗慶幸自己還沒把母親第一次拿來的東西給朋友分享,因為她看到了會生氣的,過后還要指責我的。

一看到那么多面包,我的直覺是不能再要了,剛剛第一次已經送來那么多吃的了,還不能給別人。如果我拿了這么多面包,又不能跟朋友分享,家里又有三個面包了,咋辦呢?吃不了浪費多可惜啊。不經大腦思考,也沒有體會母親的心情,我直接嚴詞拒絕了母親的面包,讓她生氣而回。

習慣性思維和當時的情緒直接讓我做了其實不并想做的事情,成了一個將好心當成驢肝肺的大白眼狼。如果我當時心平氣和的,肯定不會這么做的。內心真不想讓母親生氣的,結果卻令她更生氣了。

自己實在是太缺乏智慧,做事不會善巧方便,也不會變通。女兒曾經說我就是一個胡同里趕豬直來直去的人。我認為那些舊觀念將我格式化了。我只會按著已有的觀念思考行事。

觀念一,一定要聽母親的話,不聽她的她就會生氣。不可以將她給的東西轉送他人。觀念二,朋友間分享是好的,我喜歡和朋友分享好吃的。當兩個觀念同時出現,發生矛盾沖突的時候,我竟不知如何協調,陷入了情緒當中,還埋怨母親管的太多,因為她的命令常使我暗中生氣。

現在一旦跳出問題的表象來看就容易多了。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我們不能改變別人,但能改變看待別人的眼光。和母親之間發生的這件事,面包不是問題,一大堆吃的不是問題,留言紙條也不是問題,能否和朋友分享也不是問題,我只要看到母親所有的行為言語,背后都是為了付出她不會表達的愛就好了。如此一切就簡單不糾結了。

愛需要表達,愛需要流動,愛需要接納,愛需要感恩。當愛來臨時,光明遍照!

感恩母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