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楊梅成熟的時候我都會釀楊梅燒酒。
新采摘來的楊梅紫的發黑,紅的發亮,兀自擠在一起,沉沉浮浮。封上罐子,讓果實慢慢發酵。這份期待的心情總是讓人很愉悅。
楊梅燒酒釀好的時候,閱笙回來了。
留洋歸來,整個人似乎都不再是當年的樣子了。而我只記得,那年他臨走時說:“容嘉,等我四年!”
我們同個高中,又在同一個城市上大學。他的父母早已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直到大三那年,閱笙考入了外交部,要出國進修高翻。
遠距離的愛情加上時差,我常常不知道地球的另一端閱笙是否還牽掛著我。我醒著的時候他已入眠,而當他開始一天繁重的課程時時,我已熟睡。我們之間的聯系只剩下每日公式化的問候和道別。
年輕時的愛情透明,我注意到他的空間里有個女孩時常留言點贊。我問閱笙那是誰,他說是同一個專業的學妹,經常一起玩,但是他對人家沒有意思。我說我不信,非要閱笙把那個女孩刪了。
閱笙覺得我是在無理取鬧,可是心底隱隱的不安像魔鬼的爪牙一般促使我像閱笙發難。終于他不再愿意哄我,不再準時發來那些問候和近況。我盯著手機屏幕上他的頭像,卻是灰色的再也不會對我亮起。
那些夜晚,我一封封地寫信卻從不寄出,我想裝扮出毫不在意的樣子。以至于朋友們問起我和閱笙,我都是一副一笑而過的態度。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無法原諒閱笙的殘忍,午夜夢回的時候,我總是夢到他,夢到自己幾乎嘶啞著嗓子喊要他給一個答案。
可是現在呢?當閱笙再次坐在我的面前,我好像已經抹去了和他有關的那些記憶。
2.
楊梅的保鮮時間很短,人們發明了釀酒的方法。這樣,即使到了數九寒天,依然可以吃到透著酒香的梅子。
“天熱,喝一點楊梅燒酒吧。這是今年新泡的。”我以這樣的開場白掩飾自己的局促。
“在美國的時候想喝卻喝不到”,閱笙拿起杯子抿了一口,“記憶中小的時候還去山上摘楊梅,那個時候貪吃,總是吃到牙齒酸的咬不了東西。”
“只怕是外國的洋酒喝多了已經喝不慣這個了吧。”
我不知何故脫口而出這句話。
閱笙沒有接我的話,轉頭說:“你總是這樣,不留一點余地。當初如果對我多一些理解,我們也不至于變成現在的樣子。”
我冷笑一聲:“你走吧,我們在3年前就不該有聯系了。你既然離開,又何故回來!”我的話掉在地上,卻沒有驚起一絲波瀾。
“容嘉,我要結婚了,祝你幸福!”
閱笙在我身后說。
我聽到自己的心咯噔了一下。
后來從高中同學那里得知,閱笙這次回來是來訂婚的,對象是留學時認識的學妹。
3.
我大病一場。
此后的一周都沒有去公司上班。
燒的迷迷糊糊的時候,我夢見自己回到了高中。在下大雪的早上,閱笙騎著自行車來到我面前。
他帶著絨線帽,身上還落著雪花,臉和手都凍得通紅,卻像變戲法似的從書包里拿出小籠塞進我手里。
“沒吃早飯吧,這是給你的,要吃哦!”閱笙的臉上洋溢著喜悅。
我在早讀時一口一個往嘴里塞小籠,然后在下課的時候給教室后排的閱笙送去一個滿意的眼神。
我從夢中醒來,渾身濕透,窗外下起了暴雨。
時間是盛夏,我好像再也走不出那個冬天。
可惜人總是要經過徹心的痛才會長大。
4.
我必須承認,和閱笙有關的記憶大多數都是美好的。
以至于我和許航在一起的許久之后,我仍會夢見他。
我與許航相親認識,他溫文爾雅,做事情不會有半點差錯。和許航在一起的第100天,他尚不習慣抱我入眠,我側身向隅,聽著他有節奏的呼吸,總是會有閱笙在身邊的錯覺,
我為這種錯覺感到負罪,卻無法逼迫自己不去想起。
許航喜歡在周末的早晨看球賽,我就早起張羅早餐。煎蛋、沙拉、三明治還有水果。我熟練地扮演著賢妻的角色,然后滿足地看著許航吃掉自己備好的食物。
許航喜歡我釀的果酒,我就自己研究釀桂花酒、桑果酒。屋子里時常飄散著淡淡的果香。
晚上,我去上瑜伽課,許航有時和他的朋友們相約打球。他會在我下課的時候買了燒鹵在樓下等我,然后載我回家。
生活安穩地就像瓶子里的水,沒有波瀾,卻只能慢慢蒸發。
5.
許航有時會接到女生的電話,他在我面前接過幾次電話,因而我聽得出是同一個人。他應答的聲音冷淡、靜默,可是從女性的角度也知道不是一般的朋友。
他接起電話總是去陽臺或者書房,有時也會說上半個小時。我不問,也不惱。許航身上似有若無地纏著一個女孩的身影,可我未嘗不是這樣呢。
是的,我并不知道許航的過去。我不知道他愛過誰,因何分手,我不知道他心里的疤痕藏在何處。
可是許航亦不知道我的過往。我們在生活的岔路遇見,交匯,留下了一路上的種種紛擾,然后向未來走去,幸福未曾可知。
6.
一日半夜,許航的手機震動,收到了數條微信。他只是一條條地看完,刪去,并不回復。我知他有心事,便假裝熟睡。
許航起身去了陽臺,月光下,他站在窗邊,我看不到他的表情。
第二天一早,許航向我求婚。
我對他說,不必勉強自己,我們相處的日子也不算長。
許航對我說:“你要相信,我絕不是一時沖動。我既然選擇和你在一起,便不會放手。”
我看著許航的眼睛,忽然不知如何作答。
在我沉默的時候,許航去廚房沖了一杯咖啡給我。
“容嘉,我知道你在擔心什么。我不會娶一個自己不愛的女子。我能給你的,是一個安穩的家庭。”
我把頭靠在許航的肩上,我想,我所期待的最美好的婚姻也不過如此。
7.
訂婚那日,我和許航一起去挑選戒指。走過商場的時候,我看到電視屏幕正在播放新聞。
一個身影讓我停下了腳步。
閱笙站在商務部長身邊,以流利的英語做著翻譯。他的面龐英俊,銳氣中間寫著疲憊。原來你終究實現了當初的夢想。
商場聲音嘈雜,可是人群和屏幕的阻隔依舊沒能抵擋住閱笙的聲音。
我轉頭對許航說:“我們走吧。我餓啦。”
許航摸了摸我的頭,輕輕摟住我的腰。我覺得這一刻的安穩從未如此真實。
我沒有選許航看中意的卡地亞鉆戒,而是選了一款周大福的銀戒指。我們一起在戒指內側刻上了對方的姓名。
我說,這種簡單又不浮夸的款式最好,也不會過時。
許航說,好的,你喜歡就好。
8.
我在搬離舊家的前夜,整理出了當年寫給閱笙的信。那一疊信件有些泛黃,上面的字跡也不再清晰。可是我知道,那些年里我的自問自答毫無隱藏地留在了那些不曾寄出的信件里。
我點燃打火機,將它們燒盡。
至少我可以確信,你依然在某個地方生活的很好。
我不再需要一個答案,
我不再執迷于一聲對不起。
閱笙,從你之后,我已相信,無法得到問題的答案,便是不重要的問題。
9.
我終于成為了許太太。
婚禮上我穿著白色的短款禮服,成為了他人眼里艷慕的對象。菜單里有新鮮的楊梅做果盤。我說,家鄉的應季水果最好。
我知道,許航在看到我揭開頭紗的那一瞬間,眼里寫滿了激動和幸福。
而我已經學會,那些離開的,就不要再記起。
留在我們生命之中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所謂陪伴,便是最長情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