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與畢加索的不同人生結局

梵高與畢加索的不同人生結局

窮人有窮的原因,富人有富的理由。窮人為什么窮?富人為什么富?

因為富人會講故事,而窮人不會。梵高與畢加索都是天才畫家,但畢加索生前就是故事大王,而梵高只會默默作畫,他們人生的境遇有著天壤之別:梵高是窮死的,而畢加索是富死的。

窮死的梵高

梵高生前窮愁潦倒,雖然一生畫了900多幅油畫,但有生之年只賣出過一幅畫,收入是400法郎……幾個月后梵高就自殺了。

梵高的一生平淡無奇,過著十足的屌絲生活;但畫作卻色彩艷麗,充滿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各種YY。從《星空》到《向日葵》,都表達著梵高內心對自由的極度渴望。除了與賣笑女子廝混,梵高就只剩下借酒澆愁了。

貧窮會殺人:梵高瘋了!他把自己耳朵割了下來。在弟弟不再提供給他生活開支的時候,37歲的梵高選擇了死亡:最終開槍自殺了。梵高是窮死的。?

富死的畢加索

相比于梵高,畢加索的人生燦爛輝煌。在其91歲辭世時,畢加索留下了7萬多幅畫作、數幢豪宅和巨額現金。據測算,畢加索的遺產總值達到395億元人民幣之巨。很顯然,畢加索是富死的。同樣是畫家,為什么畢加索會如此之富有?原來,畢加索不僅是個繪畫天才,也是位營銷天才,更是個會講故事的金錢達人。

故事比畫值錢

每當畢加索要出售他的畫之前,都會先辦畫展,然后召集大批熟識的畫商來聽他講故事。講作品的創作背景,講作品的創作意圖,講作品相關的故事。一幅畫想要賣得好,先要畫得好。可如果僅僅只是一幅畫,恐怕沒人愿意為它付出高價。人們更感興趣的是這幅畫背后的故事。有了這個興趣,故事就值錢了,故事里的畫也就值錢了。這是一種產品“貨幣化”的過程,很多人不明就里,而天才的畢加索卻深諳此道。如今,價格昂貴的產品無不是有著生動的品牌故事,而且這些品牌故事每天還在被創新地演繹。

畢加索也“刷臉”

據說,畢加索出名之后,即使購買很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歡用支票付款。為什么?其實,這里面有個小秘密。當畢加索已經是位聲名顯赫的畫家的時候。如果他用支票購物,得到支票的店主會怎樣處理那張支票呢?畢加索認為,店主與其拿著這張支票去銀行兌換那么小額的一點現金,倒不如將這張有著畢加索親筆簽名的支票當作藝術品,趕緊裝裱收藏起來,至少也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紀念品,說不定以后還能升值賣出去。于是,為了不花錢也能購物,畢加索就用支票去結賬,這就相當于現在的名人“刷臉”。

深諳品牌溢價原理

法國波爾多有座屬于極其神秘的羅斯查爾德家族的酒莊——木桐·羅斯查爾德酒莊,木桐酒莊出產的高級葡萄酒享譽世界。自從1945年以來,木桐酒莊的莊主菲利普·羅斯柴爾德每年都會邀請眾多繪畫大師來為其設計酒標,其中就包括畢加索,畢加索為其設計了1973年的酒標。但是畢加索并沒要酒莊付他錢,而是接受一批葡萄酒作為稿酬。畢加索認為,這批酒因為貼上了自己設計的酒標,其價值必然會飆升。除了可以留下來自己喝,將來拿出去賣,也一定會有更高的溢價。由此可見,畢加索真是一個深謀遠慮的理財高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