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么一篇文章,大概是說“你最反感別人在朋友圈發什么動態?”看了一下文章總結,大概包括微商、曬娃、心靈雞湯、旅行日記、自拍照、秀恩愛、美食還有炫富。
有網友調侃道:“我把把這些動態都屏蔽了,結果朋友圈啥也沒有了!”也有網友說:“現在的人心理太扭曲,你曬個娃吧,人家說你沒有考慮不孕不育者的感受,你曬心靈雞湯吧,人家說你天天就發毒雞湯;你曬旅行吧,人家說你沒見過世面;你曬煩心事兒吧,人家說你渾身上下都充斥著負能量;你曬自拍,人家說P的和本人不一樣還曬;你秀恩愛吧,人家祝你們分的快。。。。。。更可笑的是,如果什么都不發的話,人家還會說你城府深,不值得交,或者說你故作高冷等等。總而言之,你發什么都是錯的,不發也是錯的,怎么都是錯。
有人說,我發朋友圈是為了記錄生活的,沒想給你看,不喜歡可以屏蔽!當即就有人回復:那你為什么不設置成僅自己可見呢?看吧看吧,總有人去鉆這個牛角尖,何必呢?
我身邊的同事和朋友也是這樣。
二
小F在外省上大學,長得漂亮可人,生活態度積極向上,性格也開朗大方。她沒事喜歡去旅行,拍的街景別具一格,一看就賞心悅目。久而久之,看她的朋友圈覺得很享受,生活似乎也跟著活躍起來。可是就這樣美好的生活方式都會有人吐槽,說她曬別人買的零食是為了炫耀自己人緣好;曬健身的照片就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身材;曬自拍寫真就是為了炫耀自己會化妝,說白了還是P圖技術好。。。。。。最后話鋒一轉,說,有這樣一個女兒,我替她父母感到悲哀。
話鋒轉得太快,我有些觸不及防。這位朋友可能自己心里也沒有想到,她此時酸溜溜的表情多難看。她不了解小F的家庭狀況。也不了解小F的生活狀況,便妄下定論,給人家美好的生活扣上了一個看似十惡不赦的帽子,自己好像一個正義的勇士,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去批判和指責人家。我突然間覺得這樣的她有些可怕。我不知道小F的父母有沒有悲哀,但是我真的替這個朋友的父母感到悲哀,他們的女兒世界太窄,眼界太窄,思想太過于悲觀和極端,以至于別人的一絲美好都要抽絲剝繭,直到看到她以為的不堪,然后無限放大,去找到一絲心理平衡。
從那以后,我漸漸的淡了和這位朋友的聯系,卻越發的喜歡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三
夢夢是我之前的一個同事,初入社會,工資也將夠溫飽,幾乎沒有富余。她生日的時候送了自己一個將近五百塊的紀梵希小羊皮,我知道這個口紅是她心心念著很久的,如果買了,將意味著自己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要緊衣縮食。她考慮了很久,終于在她生日的時候成功拔草。最后拍了一張美美的照片,連帶著這款小羊皮一起發到了朋友圈里。我去給點了一個贊,并且祝她生日快樂。第二天再點開她的朋友圈,發現那條動態已經刪除了。上班的時候我問她為什么,她說,昨天下班的時候聽到同事在那竊竊私語,雖然聲音不大但是她在庫房聽得很清楚,她們說:“你看我說什么,昨天剛到果然就在朋友圈曬出來了吧,這么好的機會怎么能不炫一把!”另一位說:“就是啊,一個口紅而已,至于嗎?”過后說什么她說她記不清了,就這兩句話,好像一根針一樣,一針一針的刺著她的心口,生日的喜悅早已經沒有了,剩下的只是心疼。我很同情她,卻又不知道該安慰些什么。
說她的人不見得過的多好,一個是連吃十五塊錢麻辣燙都心疼的女孩子,另一個是買個口紅都要挑第二支一塊錢的牌子。當然,沒有說她們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問題,一個人一種追求,只能說她們不在一個格局,所以看到的是不同的事情本質。
四
當然我自己也無法幸免。
有一段時間我迷上了烘焙、紙藤花、、戳戳樂、衍紙畫還有彩鉛畫,基本喜歡什么我都會買一套工具自己在家琢磨著做,做出來的成果也會發朋友圈紀念一下。其中就有一個人評論說:“三天半稀罕就扔了,真搞不懂你們為什么那么能花錢,你看我天天在家,收拾衛生上個班也這么過去了,多好。”我沒有搭話。她可能不懂什么是愛好,又不懂什么是收獲。不論我做什么手工,我都很享受自己一點點琢磨的時光,也很樂意自己有機會可以安靜一下。他也不知道,我愛人支持我的所有愛好。
我一直都喜歡看書,從初中到現在。看到好的書也會不自禁的在朋友圈推薦并且感慨一下。前段時間看完了《百年孤獨》,花了兩個晚上理順了族譜,在我眼里這是一個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發了朋友圈感慨了一下。當即就有人評論:“看書看這么高端的,順便顯擺一下字,這個x裝的很成功!”我的心里五味陳雜,并且默默的刪了這個人的聯系方式,我不知道這種做法算不算小氣,但是我很生氣,在他眼里,發書和感慨就是顯擺自己。
現在我待業在家,家里的夏天很美,美到我想紀念遇到的每一處風景。偶爾也會發一些風景圖,云霧繚繞的山、緩緩而流的水,湛藍的天還有一望無際的稻田。這時候又有人站出來發聲,大意說我大學畢業不好好找工作,在家啃老啃得理直氣壯。可是他不知道,我在家自己開班自己補課,半個月的收入相當于他兩個半月,而我每天只忙三個半小時。他不懂我的生活,我也不必去說。
四
朋友圈里的道德綁架實在是太多太多,最開始自己也會在意別人會不會想什么,小心翼翼的發每一個動態,甚至害怕分享喜悅。后來我漸漸發現,不論你發什么,在有心人的眼里都是罪過。你的美好他能給你例舉出來無數陰謀,你的難過他能給你說的更加不堪。
所以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在意別人說什么。大部分富有攻擊性的言語都是帶著深深淺淺嫉妒和不甘,而嫉妒,正是過分的羨慕。格局不同,看事物的態度就不同。你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本心。
所以,孩子可愛的瞬間,想發就發,出去旅游的照片,想曬就曬,你的美食你的心情還有美噠噠的照片,想放就放。忽略朋友圈的一些小黑粉,也不必作繭自縛,朋友圈里曬的那是你的生活。
你自己的生活,不是為別人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