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河南方言中有“好“的意思,“中不中?”河南人在征詢他人意見時往往這樣問,相當于普通話的“好不好?”
小時候我的坐臥行走都很“不中”,幼年時的我是膽小羞怯的,喜歡呆在小小的狹隘的地方,我會縮著身子藏進去,不想被人注意,想要逃離地球。那時的我是蒼白無助的存在!心力之弱很快造就了我駝背的問題出現。
從駝背到懂得以亭亭玉立之姿態綻放于塵世,對于一個女性而言是需要去經歷很多的故事,很多的歡笑與淚水。被精心呵護的童年,壓抑迷茫不堪回首的青春期,一直到踩著青春的尾巴的至今我才真正懂得了立直脊背深遠的妙處。
苦苦在記憶之碎片中翻閱尋覓,我驚喜發現了殘一小段一小段歡鬧喜悅的昂首挺胸的畫面。
小時候在鄉下舅奶家玩爆竹與小伙伴們你追我趕盡情嬉鬧時,我是咧開嘴大笑的,那時的我脊背立得直,每個細胞都透著非凡活力;小學唯一一次雙百分我也是以中正之姿一陣風得跑回了家,向家長報告這個喜訊;后來中學一次偶然進入年級前20時我也是這般像個小超人似的雄赳赳力立于天地之間;我記得自己作為瑜伽教練帶過幾節瑜伽課程后也是如此意氣生發。心之力促使腳掌穩穩踩實與大地之上,頭似乎真要頂破天地。偶爾捐助善款,幫助弱小年邁的弱勢人群我都可以那么直接體會到做人“中正”的曼妙感。
心情不好時我仍舊會無意中縮著身子,自憐自怨,但是我始終不忘記激勵自己盡力調整體態,光明磊落做人,堂堂正正行于世間。挺直腰板就是爭其必然!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基礎。
書法講究中鋒之美,中鋒基礎上才可以演繹書法的奧妙神韻,這是毛筆的中正。建筑上也講究中正,上梁不正下梁歪也是這個道理,打好地基也是為了房子的中正。植物里挺拔的白楊樹木有得直上云霄,它給人第一印象就是中正,有力爭上游的魂。
瑜伽大多數情況下最基本要求就是是保持脊柱的自然伸展,再此基礎上才可以很好完成各樣體式。中醫說脊柱的中正可以滋養五臟六腑,激發人體陽剛之氣,時刻保持生命活力。各類舞蹈也特別要求腰背的挺拔,這樣才可以神采煥發。
我們常常會說干嘛這么龜毛?開心就好啦。于是真實的美好便如同鬧市之人語,瀑下之魚鳴湮滅了,悄無聲響隱匿了。保持挺拔的身姿并不難,只要時時督促,至誠之心待之便可圓滿。 ?
中正之姿小處可以保持健康活力,大處則可激發生命熱忱,為開創事業之前提。個人中正,命運順利;集體中正,事業成功;國家中正,則可安享太平盛世。
愿“中正之姿”成為一拂塵,蕩滌我心靈之塵土,愿以后的歲月里正心喜悅,溫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