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一 審計的概念##
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是否存在重大錯報提供的合理保證,以積極方式提出意見,增強除管理層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
上述定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審計的用戶是財務報表的預期使用者,即審計可以用來有效滿足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的需求。
預期使用者:是指財務報表使用者,包括股東、投資者、債權人、稅務機構、也可以是管理層。
2.審計目的是為了改善財務報表的質量或內涵,增強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即以合理保證的方式提高財務報表質量,而不涉及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議。
【提示一】審計目的是為了改善財務報表質量,而不是改變財務報表的內容,這一點要注意,只是通過保證增強對外可信賴程度,而不是改變報表內容。
【提示二】審計只對報表質量進行保證,而不為如何利用報表信息提供建議,說白了就是只是看你報表有沒有作假,而不教你怎么利用報表。
3.審計的保證程度是合理保證,合理保證是一種高水平保證,但低于絕對保證。
保證程度按照保證程度的不同分為:
- 絕對保證(100%的保證)
- 合理保證(審計業務提供的保證程度)
- 有限保證(審閱或者其他鑒證業務提供的保證程度)
-
不提供保證(其他服務提供的保證程度)
因為有這樣一個公式:保證水平+風險水平=100%。由于合理保證是一個高水平保證,所以風險就會相應降低,這里說的風險是審計風險。
業務 | 審計 | 審閱 | 其他鑒證 | 其他服務 |
---|---|---|---|---|
保證水平 | 合理保證 | 有限保證 | 有限保證或合理保證 | 不提供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