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33個故事,33種溫暖,33段成長,33次感懷,雖未曾切身經歷過這些,但多少能從中體會些什么,多少有些共鳴。
? ?對于剛剛二十歲的我們,有著詩一般的年華,花一樣的歲月,剛剛步入大學,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總會有人覺得自己是孤獨的。不可否認,我也是其中一員。
有人會問“為什么我會覺得孤獨呢?”看完這本書后,讓我認知了我們當下的狀態,年輕氣盛,不愿輕易結交朋友,又不愿一個人獨處:不愿把自己完全的暴露給外界,又不愿完全的隱藏自己;不愿讓人看到自己的努力,又不愿讓人看到自己的失敗,無論怎樣,都選擇高傲的獨自前行。高傲前行,驕傲是自帶的,那么孤獨也便是自找的
對于剛剛二十歲的我們,會面臨各種選擇,在高中的時候,任何事情都是老師和家長給計劃好的,比如,就應該怎樣學習,就應該與什么樣的人交朋友,就應該考什么樣的大學。一切的路,都是被人鋪好的,而我們所需做的就是走好別人為自己設計的路。但到了大學,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決定,你要自己選擇怎樣學習,自己選擇與怎樣的人交朋友,自己選擇要怎樣的人生。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設計,自己去實踐。所以我們感到孤獨,因為一切都是未知的而孤獨。
對于剛剛二十歲的我們,處于學校與社會的邊緣,第一次真正的離開父母,獨自面對外面驚慌的世界,遇到困難時,要努力學會一個人去解決;遇到煩惱時,要努力學會向自己傾訴;犯了錯誤時,要努力學會一個人去承擔。但恰恰有很多困難,我們一個人無法解決,有很多煩惱,我們向自己傾訴不清,有很多錯誤,我們自己也解決不了。所以我們感到孤獨,因為對許多事情不知所措而孤獨。
對于剛剛二十歲的我們,現在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什么樣的生活,畢業后想要在哪個城市做什么樣的工作,又會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將來會變成什么樣的人。有時,在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的時候,在情緒無處安放的時候,在有無法解脫的心結的時候,在曲終人散的時候,那種孤獨感都會油然而生,所以我們感到孤獨,因為迷茫而孤獨。
對于剛剛二十歲的我們,會發現,有時自己的某些想法也許在別人看來是荒誕的,自己說的某些話也許是不能被別人所理解的,自己眼中的美好也許在別人眼中是邪惡的,自己堅定的某些東西也許在別人那一直就是不被認可的。所以我們孤獨。因為有些人不能理解我們的世界而孤獨。
青春向左,時光向右,我們都不知道經年以后自己會成為什么樣子的大人。可對于剛剛二十歲的我們,人生才剛剛開始,孤獨迷茫誰都會有,因為我們還年輕。覺得孤獨就對了,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呢?但在迷茫的同時我們更多的應該是不怕,不怕轉機,不怕動蕩,不怕突然。或許人生路上充滿著許多的起起伏伏,但是并沒有低谷。我們要學會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不同的問題。當你走在低處的時候,你停滯不前,它就是低谷,但如果你始終沒有停下你的腳步,即使沒有改變距離,那么也依然在保持著前進的姿態。只要你不放棄,那么就一定不會被拋棄。也許這個世界現在還不能給你一些東西,但只要你自己以真誠的心去面對自己,面對生活,面對前途未知的一切,那么總有一天,生活會給你你想要的東西。
“孤獨,是一個沒有明確答案的名詞,是多種情緒的化身,是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很多事。正在成長的孤獨,我們稱之為迷茫,經歷過的那些孤獨,我們稱之為成長。”這是作者劉同說的一段話,個人十分認同,孤獨并不可怕,它是與自己對話最好的時光。之所以害怕孤獨,是因為我們還年輕,年輕之所以幸福,是因為飽含憂傷,是因為可以熱淚盈眶,年輕的我們痛著,哭著,彷徨著,不安著,迷茫著,孤獨著,隨之我們成長著。孤方能獨,獨才能與眾不同,所有經歷的孤獨都能讓我們成長,在孤獨中奮斗下去的人,終有一天會達到常人不及的高度。
所以,我們都是孤獨的,并且應該學會享受這種孤獨,每個人都會因孤獨而成長,都會在孤獨中學會體驗世界的愛與恨,去尋找那個真正的自己,去懂得生命賦予我們的真正的意義,去相信它終會在未來讓我們贏回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