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這個曾經走出重要領導人、河南省直管縣、現在以產糧聞名的地方,因為其下屬某個鄉鎮的前財政所長段某國的兒子舉止適當,忽然再次聲震全國。
出了這樣的事情,我估計上上下下都不高興,不管是作為平頭百姓的群眾,還是各個層面的管理人員,這樣的軒然大波,按說應該已經有不少人在開會、不少人在文件上批示。
有人挖苦段某國說,“收養個女兒當兒媳,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這個比方確實比較刻薄,財政所長嘛,自然要打得一手好算盤。
但是,據鄰人講,段某國一家對抱養來的女兒視若珍寶,“比親女兒還親”,鄰居甚至還以事力證段某國前所長對女兒的寵愛,“很晚了出去給女兒買好吃的。”
如果是這么愛護,那么為什么作為基層“精英”的段某國,怎么會放任兒子做出如此丑事呢?
以前對職場人有個要求,或者說個人成長的總結、要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顯然,段某國在剛開始的階段應該表現是不錯的,所謂“修身”不錯,否則不會在千萬人中間成為財政所長,而且大家都知道,財政在哪一級都是最要害的部門。
但是,段某國在“齊家”上顯然沒有做好。比如,他的兩次婚姻,至少說明有一段婚姻他沒有經營好。
再一個,對子女的管教,現在是兒子猥褻女兒,這個事按下不表。
據鄰人說,段某國收養的這個女兒,直到七八歲了,洗完澡不穿衣服、光著屁股在家里跑老跑去。
這就不對了。
因為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實際上已經應該教她“男女之大防”,雖然不一定禁止“坐不同席”,但兄妹一起老是太親密,畢竟不是什么好事,就像齊僖公見到兒子諸兒(后來的齊襄公)與女兒(文姜)“并肩攜手”時責罵的那樣,“汝雖則兄妹,禮宜避嫌。”
但是,段某國前所長沒有禁止,于是兒子和自己被人肉,成了“親夫所指”,噬臍莫及。
人說,作為一個成人來說,“至要莫如教子,至樂莫如讀書”,這句話都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
尤其是對于職場人來說,經營好家庭、教育好孩子,沒有比這個事情更重要的了,人一旦到了老年,本應安享太平,卻被人鬧得紛紛揚揚,那還有什么心境呢?
這才是最可怕的,因為到了這個時候,一直心存攀比的人們,比較的不再是自己的高官厚祿,而是比較健康、子女!
如果自己身體健康、子女出息,那是最光榮、最長臉面的,可惜段某國一輩子辛苦,吃了管教兒子不力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