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名校畢業生越來越優秀,普通院校畢業生怎么辦?

社會到處都是馬太效應,其實都是從很小的點拉開差距的。

為什么大公司喜歡要名校畢業的學生?從人力資源招聘角度來看,這是篩選人才成本最低和成效最大的方式。你想想比如騰訊、Google要在中國大學招技術人才,它首選肯定是國內幾所技術牛逼的大學搞計算機、軟件學院的學生,比如華科、哈工大、清華這幾所工科學校。這里面的學生大多數優秀、老師也很牛叉,大多數教出來的學生確實比一般大學技術、基本功要扎實。企業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所以它是要考慮時間成本、效率成本的,用最小的代價、最快捷的方式找到自己要的人,定位鎖定目標人群,這是最簡單和最本質的邏輯。

這就是為什么牛逼的人才都扎堆的一個原因,反過來想如果HR不看畢業的大學,他的招聘、面試成本要多大啊?一個大專畢業學計算機技術不過關的人,她也要面試一下,得耽誤多少時間啊?他的績效考核肯定不及格,上級和公司估計早晚就要扣她工資績效了。會有少數一般院校畢業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技術搞得特別牛叉,進入這些企業的,但是這些是少數和小概率事件。

如果你是一般院校畢業的想進入這些牛叉的公司怎么辦呢?把自己的技術搞得特牛叉、很少有人能做到。另一種方式比較靠譜的是曲線救國,先去個你能去的技術公司干3-5年,有實戰經驗了再去敲開這些公司的大門就容易得多了。

為什么名校畢業的學生恒優秀呢?她們家庭背景大部分本身就好,大公司名企給的待遇、發展空間、培訓機會、成長機會都是小公司不可比的。所以這些學生不用太考慮是合租1000元的房子還是600元的房子,他們周圍工作幾年的人年薪都是大幾十萬的人,所以他們只要精進把自己工作能力鍛煉出來就可以了,他們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的精進上。你會發現這些學生剛畢業,一般都能在一個公司或這個行業干超過5年以上。

而那些一般院校的學生普遍情況是怎么樣的呢?因為他們沒有太大的競爭力和扎實的基本功,一般進入一般的企業,剛畢業拿個幾千元的工資,租房、吃飯、穿衣、坐車、社交成本基本上工資就所剩無幾了,所以他們會更焦慮、需要找工資更高的企業。一般企業基層崗位:工資一般、發展機會一般、培訓機會一般。再加上人性喜新厭舊,心智不成熟的人尋求改變會向外求。導致他們在很低的層面,跳來跳去、行業和崗位變來變去,最后越變時間成本越大,沒干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到后面越來越著急,就越來越平庸了。

怎么破局?一般院校的大多數畢業生,畢業打算工作的人,大學最好體驗幾次實習。畢業了盡量選擇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大一點的公司(家里背景好的有關系的除外),選擇單點突破,專注一個點,盡量在一個公司干滿5年以上,在一個行業干滿10年以上。

3-5年是職場的基本功,一線人員;5-10年是職場的中層;10-15年以上才有可能達到高層。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的職業顛峰出現在38-42歲的原因了。23歲大學畢業,15年后38歲左右開始真正的出成績。我這里說的都是大多數的普通人,最捷徑的路。等你到達這個程度的時候,做什么像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這時候很多能力都是可以遷移的。

不滿意,別瞎跳槽;要跳曲線救國,盡量往更大的平臺去跳。當你位置很低的時候,盡量打磨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東想想西看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夜高高 月貓了腰 掛在山頭靜悄悄 燈高高 燭躍了腳 蕩在星間亮渺渺 人高高 夠不著 只能回家睡覺覺 【END】 晚...
    Viv摩達閱讀 492評論 0 0
  • 還有二個交易日,金秋10月也要劃上結束號。10月的月K線將會走出什么,將會影響到11月的走勢壓力和支持力。還是先來...
    禪中悟纏閱讀 285評論 1 1
  • 【今日話題】你認為自己能夠為大家提供的價值有哪些? 我相信關于價值這個詞,不同人有不同的見解!每個人都有他的存在價...
    靈魂獸者閱讀 15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