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片段
自我躍遷,不僅僅是能力的改變,更是認知和發展“范式”的改變。心智模式或者說范式的轉變,對內提升潛能,對外發現可能,這就是一個人認知躍遷的關鍵。
需要強調的是,躍遷并不是不勞而獲,它是個人努力和收益的非線性,這種非線性通過巧妙地利用科技與社會規律放大而來。這種勤奮不是戰術上的勤奮,而是戰略上的勤奮。所以躍遷和努力精進并不沖突,只是更強調在正確的范式下“聰明地勤奮”。自我精進、終身學習是一切進步的原動力,一個站位再好、加了再多桿桿的人,如果自己不夠努力精進,也無法達成躍遷。
I:重述知識
自我的躍遷需要個體提升心智,要有洞察趨勢,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之前有一節內容講到高質量的勤奮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本節內容則是在闡述從思維模式方面進行全面的更新,從而邁出通往高質量勤奮的第一步。然而,認知方面的躍遷絕不可以和刻意練習分離開來,而應當是在做出正確選擇的基礎之上進行刻意練習。如果個體只停留在改變了自身認知而不去行動(或者是低質量的行動),那么也就無法實現真正的躍遷了。
A1:內化知識
一個失敗的學習者的自白
大學四年以來,我都還算是認真好學的學生,專業課方面認認真真學習,也拿過獎學金和優秀學生,英語競賽也獲過獎,但是我隱隱約約覺得自己的學習總有種不對勁的地方,總感覺自己平常的學習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后來有一天,我終于發現我以前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后的期末考試拿高分,好刷績點和拿獎學金(事實上當時全系有一部分尖子生都在這么做),但是這樣學習我得到了什么?除了以后找工作時把簡歷弄得好看一點以外有什么實質性的收獲嗎?我醒悟了,以后我不想再為了爭獎學金和刷績點而學習,我學習的目的是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為了瘋狂刷分并拿到所謂的榮譽。那個時候,我覺得我的認知得到了更新。
然而實際結果顯示了我在思想上雖然算不上什么巨人,但行動上絕對是個100%的矮子。雖然對于學習的目的在認知上有了更新,但行動上缺少正確的方法,甚至是沒有真正做出什么行動。我的能力沒有得到什么提高,反倒是因為對期末考試備考方面的疏忽影響了成績。
A2:應用知識
一個苦惱
其實現在我認為我學習的目的還是提升個人的能力,尤其是到了研究生階段更需要自學和研究的能力。然而有一個苦惱,就是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渴求一切能讓自己進步的知識。就像有一位老師說的那樣,有些人對待知識的態度不是餓,而是饞。
接下來的計劃
既然我改變了自己學習的目的,接下來就是刻意練習,而刻意練習的第一步就是管理時間和精力。因為這一方面是支撐平常學習和生活的支柱,也是我目前最薄弱的部分。非得要做到平時學習不浪費時間還能高效管理精力,否則一切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