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可以一口氣讀完的一本書,其中每個場景我們都似曾相識。書名叫做《偷影子的人》,在書店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突然浮現在我腦海里卻是日本動漫《海賊王》里月光莫利亞這個人物,他的特殊能力就是通過剪去別人的影子來控制別人。這本書里的則不是這樣。
《偷影子的人》講了一個小男孩兒從小到大的整個歷程。其中有對同班女生的莫名狂熱,有認識新朋友的欣喜,有工作后的煩惱與苦悶,也有對過去的思念與流連。雖然主人公有著偷影子的能力,可以傾聽別人的影子講真心話,了解別人靈魂深處最真實的情感和最隱秘的經歷,但這本書并不是一本奇幻類的小說。作者并沒有將這一能力當作是重點來描述,沒有像超人、蜘蛛俠那樣憑借超能力來拯救世界。反而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真正的為他人著想,盡自己所能幫助朋友,即使自己沒有超能力,也能走進他們心中。生活很復雜,有時候又很簡單,用自己的真心去交換別人的真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無外乎如此。
《偷影子的人》這本書的封面十分清新,是一個小男孩親吻影子的側視圖:淺棕色的頭發、微閉的眼睛、長而微翹的睫毛在淺藍的背景中透著淡淡的恬靜與憂傷。腰封上的宣傳語應該是促使我買下這本書的主要原因,一句“一部令整個法國為之動容的溫情療愈小說”讓我對書中的文字充滿了期待。他是誰,他又偷走了誰的影子,走進了誰的心?
熟悉又傷感的場景
之所以喜歡這本書,因為我在這本書里發現很多熟悉又傷感的場景。
我們總是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這個地方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無論我們怎樣安慰自己,我們總是感覺到無法完全融入新環境,就像主人公最開始的故事一樣,他來到一個新的學校,他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
開學日,我背靠著一棵懸鈴木,看著小團體一個個組成,我不屬于其中任何一個,得不到微笑、擁抱,沒有一絲假期過后重逢的歡樂跡象,也沒有對象可傾訴我的假期生活。
文章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娓娓道來,沒有特別驚艷的人物,也沒有十分驚險的劇情,但故事中的種種場景,我們仿佛都一一經歷過。
每個人都經歷那樣一段青蔥歲月,莫名其妙的喜歡一個男生或者是女生。在那個羞澀又帶點憂愁的年齡,我們拼命的等著她/他垂憐看我一眼,我們也在這種等待的絕望中長大。
伊麗莎白不是學校里最漂亮的女生,卻是最有魅力的。她有獨特的綁頭發的方式動作簡潔而優雅,尤其是她的笑容,足以照亮秋季最陰郁悲傷的日子:就是那種陰雨綿綿事,你泡水石頭的鞋子在碎石子路上啪啪作響,街燈不眠不休日夜照在通往上學之路的那種日子。
超能力與自說自話
“當你的影子與我的影子重疊之時,我就知道了你所有的秘密。”這句話應該概括主人公的超能力。但真實的情況,在知道秘密的同時,更了解的別人的痛苦。
和流行小說不一樣,作者并沒有將偷影子的超能力描寫成人人渴望的東西。與其說這是一種超能力,不如說是主人公在孤獨落寞時給自己獨處的空間。
不是所有的影子都喜歡自己的主人,影子好像是人靈魂的一部分。讀這本書時,我們不會因為主人可以了解別人的秘密而羨慕,反而為他通過影子了解他人的痛苦而憂傷。
為每一個你所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為它們找回隱匿的記憶拼圖,這便是我們對你的全部請托。
有的人驕傲、有的人自大、有的人自卑,但每個人都將太多的負面東西擠壓到自己的影子里,誰也不告訴,也不想讓別人知曉。面對自己的影子默默傾訴,可能會是每個人釋放的方式。
生命中某些珍貴的片刻,其實都來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我今晚沒有留下來,我想我永遠不會與母親有吃飯深談。與母親一起離開閣樓后,我最后一次踱回天窗底下,默默感謝我的影子。
擁有與失去
“得不到”和“已失去”是世間最珍貴的嗎?這本書的主人公便陷入了這樣的怪圈,在和母親一起時,總會想起自己的父親,和蘇珊戀愛后又因為工作而忽略她的感受,努力想要照顧母親、治好母親的病,最終卻陷入“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境況。
我走到廚房,打開冰箱,看到她準備好的晚餐……我呆若木雞地站在敞開的冰箱前,眼淚失控地奔流而下。葬禮全程我都沒有哭泣,仿佛她禁止我哭,因為她希望我不要在眾人面前失態。只有碰到毫不起眼的小細節時,我們才會突然意識到,深愛的人已經不在的事實;床頭桌上的鬧鐘仍在滴答作響,一個枕頭落在凌亂的床邊,一張照片立在五斗柜上,一支牙刷插在漱口杯中,一只茶壺立在廚房的窗臺上,壺嘴面向窗戶以便觀看花園,而擺放在桌上的,還有吃剩的淋了楓糖漿的蘋果卡卡蛋糕。
我們都曾失去過一些東西,相處了很久的朋友、相愛了多年的戀人、陪伴著我們的小動物、一個心愛的小物件,我們不僅會因為人的離去而悲傷,會因為所有凝結著我們思念的事物的消逝而悲傷。這種悲傷或許隨著時間變淡,但這一個又一個記憶的碎片總沉淀在我們腦海深處,或是甜蜜或者憂傷,我們仍能想起生命中的那一個又一個時刻。
《偷影子的人》是一本讓人平靜的書,拿到手里,慢慢翻開,它沒有歷史巨著的宏大敘事,沒有奇幻小說的冒險探奇,但它像一股清流,滌凈我們的心靈。懷著最初的單純,讓我們一起靜靜地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