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余篇《短歌行》課堂實錄 - 草稿

? ? ?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 ?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 ? ? 這是一首應該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的詩歌。

? ? ? 曹操詩歌慷慨生悲,頗有風骨。誦讀起來抑揚頓挫,慷慨激昂,鏗鏘有力。理科班的男孩們一讀起來就感覺有要一統天下的豪邁。初讀時,孩子們是不容易把握感情基調的。詞意沒有疏通的時候,文意理解不順暢,情意也理解不到位。因此,我經常對學生說,詞意通文意,文意通情意,情意通心意。心意通了,誦讀與表達才有了內涵,思想才有了境界。

? ? ? 第一課時,主要按照一單元的學習目標展開的。(附單元目標)

通讀目標:1.了解各個時期詩歌流派的的風格,積累相關文學常識。

2.標注生字詞,通讀課文,理解詩詞大意:

3.依據注釋,翻譯詩詞,疏通詩詞大意;

4.反復吟詠誦讀。能有感情地朗誦,注意不同詩體的節奏,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精讀目標:

1.理清詩歌層次或故事情節

2.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點

3.體會思想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4.掌握表現手法,領會語言風格

? ? 領著孩子們先了解了曹操。我說他是一個亂世豪杰,是一個梟雄,也是一個奸雄。他生逢亂世,卻能力挽狂瀾,平定天下。時人評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亦有人評其“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他不是天才,卻是第一流的軍事家,他是建安時期文壇的領袖和重要詩人,建安文學的創始者,是建安風骨的倡導者。他愛讀書,行軍數十載,手不釋卷,筆不離書。“以相王之尊雅愛文章,御軍30年,手不舍書,書則講武冊,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為樂章。”他愛音樂,尤愛樂府詩章。或歌時亂,或同情人民疾苦,或表現政治理想與雄偉抱負。他是重振四言詩的第一位詩人,五言詩也頗具樂府民歌的特色,魯迅先生稱他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 ? ? 我繼續說,《短歌行》寫于三國之亂世,群雄逐鹿,戰亂紛爭,天下未定,英雄輩出,究竟鹿死誰手,未見分曉。曹操有經邦偉略之才,定國安邦之志。因此,他急于延攬人才,渴求一統天下。這首詩恰恰就是他這種心志的體現。

? ? ? 接著,我示范朗讀了課文。孩子們接下來自讀,個讀,齊讀,初步熟悉了詩歌內容。接著,我出示了知識要點,要求孩子們根據注釋和要點理解詩歌,疏通文意。已經領著學過了必修一,孩子們適應的很快,這樣的詩歌基本20分鐘就能根據注釋理解清楚。

? ? ? ? ? ? ? ? ? ? ? 第二課時

? ? ? 第二課時以深入理解詩歌內容和詩歌情感為主。

? ? ? 我請了一位同學朗誦詩歌。她朗誦的聲情并茂,博得了孩子們的一致贊美。我說,曹操的詩歌慷慨生悲,既有激昂壯烈的情懷,又有悲涼蒼壯的氣魄,作者在《短歌行》中反復詠嘆一個“憂”字,請同學們找一找相關的詩句。

? ? ? 孩子們迅速找到了三個句子:

? ?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 ? ? 我將三個句子板書在了黑板上。然后我說,那詩人是為何而憂呢?很快有孩子說,是因為人生短暫。有孩子說,是因為人才難求。還有孩子說,是因為功業未就。我說,哪個詩句看出來的呢?孩子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問人生幾何,就是說人生有多少日子呢?就像早上的露水,很快就逝去了。所以作者是覺得人生短暫。”我說:“非常好!那作者還因為什么而憂慮呢?”另一個孩子起來說:“是因為功業未成。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他希望天下的人都歸附于他。”我接著補充了周公的故事。我說周公是輔佐周武王伐紂的賢相,名姬旦,他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漢初大思想家賈誼評價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黃帝之后,于中國有大關系者,周公一人而已。他位極人臣,手握重權,卻能禮賢下士,“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令天下賢士盡歸。武王得天下之后封周公于魯,武王逝世后周公對他兒子伯禽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按說我的地位也不能說是低賤了,但是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脯’,卑身事下的原因就是恐怕失去天下的賢人,不能振興王室,所以遣你之國,你一定不要因為自己地位高而看不起人。”我說,曹操想像周公一樣吐哺握發,說明他平生志向就是平定中原,一統天下呀,也說明他是一個有雄才大略胸懷天下的英雄。

? ? ? 接下來,我說,作者因為有一統天下的壯志雄心,此時最渴望的就是得到天下的賢才,因此他憂心如焚。哪些詩句是表達他這種憂慮的呢?有孩子說,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說作者把人才比作天上的明月,不知道何時才能得到,表達了賢才難得的憂慮。我說,對,賢才可望而不可即,又如天上的明月散發著溫潤的光輝,如美玉閃耀著光澤,如何不讓人想把他招攬在麾下呢?接著還有孩子說,還有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我說,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孩子解釋到,月明星稀,烏鴉向南飛去,繞樹飛了幾圈,不知道依靠在哪一個枝條上?我說,是的,烏鴉南飛,繞樹盤旋,不知道應該在哪一根枝條上棲息?是把賢才比作了什么?孩子很快說,是烏鴉。我說對,那是作者憂慮人才的難得,還是賢才面對紛亂動蕩的局勢,四處在尋求賢主呢?孩子們立刻明白了,說是在尋求君主。我說,對,這句話是曹操對賢才的呼喚,也是他憂慮賢才難得的一個原因,因為那些賢才也在洞觀時事,伺機而為,尋找可以賞識自己,能與自己遇合的君主。我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鳳棲梧桐,曹操也是深知其中道理。所以他才發出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的呼喚,愿意敞開胸懷來招納天下的賢才呢!

? ? 接下來,我說曹公不僅表達他對賢才難得的憂慮,更多的表達了他對賢才的渴求和呼喚。哪些詩句表達了他這種渴盼賢才的心情呢?孩子們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鍾嶸評曹操的詩也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下》)都指出了曹操的詩歌感情沉郁悲愴的特點。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詩讀來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愴,故造成了其詩沉郁頓挫、格高調響的悲壯氣勢。什么意思呢?有孩子解答了詩句的意思。我說,這句詩運用了一個典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這本是女子對情人的深情渴盼,曹公引用過來,表達了對賢才的深切渴盼。

? ? ? 接著,我說,詩中還有一處表達了作者對賢才的渴盼,也表達了他尊賢重才的謙遜態度和廣闊胸懷,是哪一句呢?孩子們仔細尋找了一下,說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我又找孩子解釋了詩句的具體意思。因為主語賓語的省略,孩子們不知道是誰問候誰,我領孩子們結合注釋和上下文理解了句意。接著我問,這句是實寫還是虛寫呢?孩子們說是虛寫,是曹公想像賢才們越過縱橫交錯的小路,拜訪他,而他會心念舊情,熱情地與賢才們討論天下大事。

? ? ? 然后,我繼續追問,我說,是不是還有一句表達了他對熱切歡迎賢才的到來呢?孩子們很快說,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然后孩子們解釋了詩句的意思。我問這是運用了什么手法呢?有孩子說,引用了《詩經》中的詩句,我說對,這是運用典故。還有嗎?孩子們有點沉默。我提示,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句中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嗎?孩子們說沒有。我說那是不是作者想像賢才來了他就要鼓瑟吹笙以禮相待啊?孩子們說,是。我說,那是什么手法?孩子們說,是聯想和想像,是虛寫。我說,非常好。

? ? ? 最后,我借板書總結了全文。我說,曹公生逢亂世,他在詩歌中以憂思天下起,以天下歸心結,其情慷慨激昂,其語蒼涼悲壯,形成了漢魏之際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文學風格。鍾嶸評曹操的詩也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下》)都指出了曹操的詩歌感情沉郁悲愴的特點。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詩讀來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愴,故造成了其詩沉郁頓挫、格高調響的悲壯氣勢。以他為首而形成的“建安風骨”更被唐陳子昂盛贊“漢魏風骨”,李白有“蓬萊文章建安骨”的詩句;當代魯迅先生贊譽:建安是文學的自覺時代,從這個時候起,人們開始認識到文學有它自身的價值和獨立的地位。

板書

圖片發自簡書App



補充資料:

? ? ? 三國志對他的評價,可算是魏蜀吳三國君主之中最高者,陳壽評價曹操為“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NO.1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在赤壁失敗之后,損兵折將,死里逃生。此時他開始痛哭流涕懷戀有自己最厲害的謀士郭嘉的時候,然而,才能堪比諸葛亮的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惟有哀哉。可見其也是很愛惜人才的。

NO.2 “汝妻,吾養之,汝勿慮也”

曹操在討伐袁紹途中,糧食短缺,命令糧官用小斗稱糧,最后為穩定軍心殺糧官王垕。對糧官王垕說的一句話,意思是:你的妻子,你不用擔心,我替你照顧。可見曹操為人十分奸詐但是又重情義。

NO.3 “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

這句話是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對袁紹的評價,說袁紹是個小人,胸無大志,稱不上英雄。

“生子當如孫仲謀 ”

曹操最后一次下江南與孫權對壘,見舟船、器仗、隊伍整肅,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即劉表,字景升)兒子若豚犬(豬狗)耳。”最后不勝孫權而歸。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足垂于后”,

“孤有何罪,若天下無孤,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意譯】我一邊喝酒一邊唱著歌,人的一生真是短暫呀!就好像那早晨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就被曬干了。我在宴席上慷慨悲歌,...
    素以為絢兮2013閱讀 5,037評論 6 12
  • part1 臨海的城市即使是有海風,該有的悶熱也少不了。傘打出的陰影遮不住腿,她搖一搖手機切換到下一首歌,“這貧瘠...
    晏慶安閱讀 341評論 0 0
  • 現在的生活離不開“卡”。譬如,取錢、消費時你離不開銀行卡;超市、商場里你總能用到會員卡;醫院、藥房你也能用到...
    蒹葭essay閱讀 40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