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杯里泡枸杞的搖滾歌手,引發了2017年最大的一場唏噓。時光對搖滾歌手和文藝青年并沒有什么不同,越來越高的發際線,膨脹松弛的肚皮,間接性失常的身體機能……養生,成為大家共同探討的話題。
養生二字,學問大不同。父母養生指南:跳不完的廣場舞,吃不完的保健品,轉不完的朋友圈;中年人養生指南:入秋穿秋褲,入冬即棉襖,保溫杯不離手,枸杞紅棗常有。90后養生指南:啤酒里加枸杞,破洞褲貼暖寶寶,煙后來片維生素含片,兩三點敷面膜,連大姨媽時吃的雪糕都是紅棗味的。
信奉中庸之道的90后,抓著并不存在的青春尾巴,不可抗拒地走進中年人的大門,開始了自己的養生之道:盡力糟蹋,用心呵護。
于是:
啊,我掉發了,
誒,他也掉發了。
90后三大危機:貧窮 ,單身,脫發。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死于心臟性猝死的人數接近55萬;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為各種原因猝死。加班、熬夜,從疲勞到癌癥只需4步:輕度疲勞,深度疲勞,臟器變異,誘發癌變。
長時間的高壓工作,導致身體功能異常是癌癥的最大誘因。
在越來越多的前車之鑒前,90后學乖了,一邊透支著健康,一邊不遺余力的開始養身。
熬夜了就敷個面膜,深夜再購買個眼霜,熬夜和保養一樣認真。于是他們調侃:熬最久的夜,用最貴的眼霜。熬夜稱之為修仙,為了不熬夜,只好通宵。熬最久的夜,是自我調侃,用最貴眼霜,是自我期許。畢竟,夜有盡頭,眼霜價格emmmmmm。一千遍提醒自己:有多少錢,用什么貨。
喝酒傷身,于是常備酸奶,酒里加上枸杞也算自我安慰了。久坐電腦桌,花茶與仙人球是標配,腰酸背痛后也會去拔罐針灸。漸漸地想提前預防,于是健身卡辦起,好似過上了中產生活。
人民廣場是個兼容并包的神奇之地,這里可以吃炸雞,跳廣場舞,最近兩年又免費承包了相親業務。
最近的數據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成年單身人口已達2億,超過了俄羅斯和英國兩國人口的總和。
失衡的男女比例,有限的交友圈層,焦慮的不僅是適婚男女,沒錯,父母更焦慮了。
神奇的中國父母,讀書期間一律稱之為早戀,一律禁止,畢業就期望能結婚emmmmmmmm。算了,大家開心就好了。
貧窮,單身是根源,脫發是結果。而危機的背后是房子,車子,家庭,婚姻,工作,加班……,這些似乎是90后養生模式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份調查數據顯示:不少90后年輕群體預定最多的商品竟然是防脫生發水和生發液。另一則《拯救脫發趣味白皮書》調查同樣顯示,在某平臺買植發、護發用品的人群中,90后占了36.1%,已經超過了80后。
頭發duangduangduang起來。
偏方秘方各種方,實在沒效果的話,除了砸鏡子,你還可以戴帽子呀。
他們調侃自愈著,甩甩手,繼續未完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