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問了幾個朋友一個問題:
你24歲的時候,在干嘛?
“那時候工作剛起步,生活壓力很大,工資卻很少,所以很迷茫自己要干嘛。就像在浩渺的海中尋找一片孤舟。”
“真是好遙遠的年紀了。那時候我在深圳,輾轉(zhuǎn)了多份工作,進了地產(chǎn)行業(yè),初次駐場。”
“24真的是一個美好的年紀。對于我,好像過去很遠的樣子了。”
“我24啊,我那時轉(zhuǎn)行做廣告,抑郁癥恢復(fù),一年看了一百多部電影,姥姥去世,放棄了看賈寶玉的機會,去了玉龍,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奔跑,又換了工作,從乙方到甲方。大概就是這樣吧,一個大起大落的開始,然后一場平靜地結(jié)束。”
“在考編制,準備結(jié)婚。感覺人生結(jié)束了一半,可以一眼望到頭。”
“一無所有,又一往無前。”
“女朋友和我分手,工作不順心,父親去世,什么壞事好像都發(fā)生在我身上。整個24歲,我都在等死。”
“現(xiàn)在我大三,在準備考研,當然希望我24歲在讀研究生二年級,或許還在做著與未來工作相聯(lián)系的實習。那時候要遇到Mr.Right談著考慮未來的戀愛,規(guī)劃著畢業(yè)穩(wěn)定后在2020.520結(jié)婚。”
“我現(xiàn)在24歲,我在吃面。”
在我10歲的時候,我對自己說,18歲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慶祝。
到了我18歲的時候,恰逢學校的成人儀式,好好慶祝的念頭早已經(jīng)風卷殘云。但我覺得20歲一定要做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
20歲的時候,高三的陰霾還沒有散去。我一遍奮筆疾書地趕著晚上的作業(yè),一邊對自己說,24歲才是值得紀念的。
現(xiàn)在我24歲,想要做一件事情,彌補10歲的時候就想好好慶祝的那個念頭。
不是去裸奔,也不是去蹦極。
更不是去親吻陌生人,或者一個人去北極。
是想做一期電子雜志。
“一個人”最初就是做的電子雜志,斷斷續(xù)續(xù)出了10期,然后我畢業(yè)工作,再也沒有繼續(xù),轉(zhuǎn)而到了更便捷的公眾號。
是在四月的某一個晚上,有讀者在后臺說:
你們的每一期我都看,怎么現(xiàn)在就不更新了呢?
昨晚,一個萌妹子頭像的姑娘在后臺留言:
跪求第十一期。老大,你再不出,你就真的嫁不出去了!
那就出一期吧。
關(guān)于24歲。拋掉紅內(nèi)褲和踩小人襪子的24歲。
來談?wù)動龅降娘L景,聽到的故事,聊到的奇聞趣事。以及,這個年紀的尷尬和彷徨,荒誕和可愛。
所以插一句,如果你是1992年出生的,想要表達一些關(guān)于自己的24歲的體驗和感想的,恩,就在后臺回復(fù)微信號,我來加你。
我保證,這一期特輯會出得很精彩和與眾不同。
24歲的我。
剛工作一年,在陌生的城市,做著不知道是不是正確選擇的一份工作。
朋友很多,胃口很大。
身高略矮,體重不重。
每天早上離開小區(qū),都能看到那位佝僂著身子喂流浪貓的老人,平時見了生人就跑的小貓咪們圍在他的身旁竄上跳下的。
地鐵邊新開的便利店里面有個很可愛的服務(wù)生,每次都推薦我吃五谷雜糧饅頭。
我和一個微胖的穿高跟鞋的女子總是會不期而遇。
衣衫襤褸的那個流浪漢總是蹲在草叢里面寫字,拉二胡的那個盲人乞丐曾經(jīng)收下過我一串糖葫蘆。
46路公車老是遲到,車里面都是年紀大的大爺大媽,說著很好聽的方言。
兩站路的地鐵,夠我背完30個單詞,然后開歌單聽歌,第一首永遠是Fade。
再也不吃那家雜糧餅,因為室友買了好多的饅頭和餃子塞在冷凍室。
公司旁邊的那家便利店里面的蛋黃肉粽很好吃,但是里面收錢的夫妻好像不是很開心的樣子。
五點半下班,但是似乎很少準時下班,總是要等到六七點才能走,順便去那家挺小的店買一點菜,聞著烤鴨味道去坐地鐵。
小區(qū)的電梯總是不好使,會發(fā)出奇怪的聲響,樓道里彌散著一股狗粑粑的味道。
鄰居家因為裝修,養(yǎng)了好久的胖老鼠跑到了我們家,導(dǎo)致每晚都過得膽戰(zhàn)心驚。
吃好晚飯會站在窗邊看一看遠處的萬家燈火,慢悠悠地喝完一杯水,然后卸妝,洗澡。
臨睡前看的那本紅樓夢,已經(jīng)陪了我?guī)讉€月了,總是看不完的樣子。
……
我的24歲。
對遙遙不可期的未來,其實很怕,但又莫名地很期待。
愿大于等于小于24歲的我們,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來自于我18歲時候最愛的七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