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間的朋友
簡書首頁活動——寫書評免費贈書,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報名參加了,發過去一篇影評《摔跤吧,爸爸—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等了將近兩周沒有消息,感覺沒什么希望了。突然9月21日收到公司前臺郵件通知有郵包,晚上取回一看,竟然是排在當時簡書推薦試讀第一位的《破冰北極點》。
太幸運了,是抽中的20名幸運者之一。
當時選這本書,是源于中學時一篇語文閱讀理解《孝心無價》,至今還能基本通篇背誦:我不喜歡一個苦孩子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后,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有去賣血……我認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我也不喜歡父母臥病在床,斷然離去的游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后的期冀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能寫出如此真情流露的文章,《破冰北極點》應該也非常值得閱讀。
小心翼翼的打開包裝,書香之氣撲面而來,精美的彩印,有很多北極的漂亮照片,讓人愛不釋手。畢淑敏老師的作品,給人熟悉親切的感覺。當晚就讀了三分之一,畢老師就像鄰家阿姨面對面向你講述此行北極點的所見所聞所感。不同于獵奇的野外生存、也不是精確的生物科考報告、又不同于游記攻略。如何給這本書定義,至今還不能準確確定。暫且稱為畢老師新作破冰體,就像書中所說,人生往往有很多事,需要去破冰去嘗試、去感受、去體驗。你我很多人可能真的一生都難以抵達北極點,受制于經濟水平、時間、膽量、身體條件等多種因素,但是閱讀這本書,可以以一位鄰家阿姨的視角、作家組織語言的表述,來領略北冰洋北極點的故事和美景。
人的一生時間有限-不過百年,活動空間有限-囿于一國一省一市一縣甚至一鄉一村,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會一定程度局限一個人的眼界和對世界的認知。就像我們每個人的透明玻璃天花板,需要去破冰。閱讀剛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可縱觀上下五千年乃至億萬年人類史、萬物史;可與古今中外名流大家促膝交談;可以獨居一室傲游世界名山大川人文圣景甚至廣袤無垠的宇宙天體。閱讀就是這么的神奇,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坐在不足十平米的空間里,看著書里九萬五千公里的絢爛。又或是和我一樣擁有比九萬五千公里還遼闊的心,卻坐在不足一平米的椅子上。或是和我一樣忍受著38度的酷暑,感受著北極點徹骨的冰泳寒冷。又或是和我一樣懷揣著遨游世界穿越南北極的心,卻手里捧著《破冰北極點》喝著58度的熱茶。
如果你一輩子只認識一種鳥,請記住它的名字——北極燕鷗。
北極燕鷗分布于北極及附近地區,是候鳥,每年經歷兩個夏季,從其北部的繁殖區南遷至南極洲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遷回繁殖區,全部行程達40000多公里,這是已知的動物中遷徙路線最長的。人類雖然是萬物之靈,已經造出了非常現代化的飛機,但要在兩極之間往返一次,也決非易事,因此燕鷗那種不怕艱險追求光明的精神和勇氣特別值得學習。因為,它們總是在兩極的夏天中度日,而兩極的夏天太陽總是不落的,所以它們也是地球上惟一一種永遠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當北半球是夏季的時候,北極燕鷗在北極圈內繁衍后代。它們低低地掠過海浪,從海中捕捉小魚和甲殼綱這類有硬殼的動物為食。當冬季來臨時,沿岸的水結了冰,燕鷗便出發開始長途遷徙。它們向南飛行,越過赤道,繞地球半周,來到冰天雪地的南極洲,在這兒享受南半球的夏季。直到南半球的冬季來臨,它們才再次北飛,回到北極。每年在兩極之間往返一次,行程數萬千米。
核動力雪橇犬——“50年勝利號”
五十年勝利號號核動力破冰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它于1993年開始建造,原準備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0周年,并在50周年紀念日前后下水,也為此起了船名:“五十年勝利號”號,但由于資金短缺,該項目中途被迫叫停,直到90年代末才恢復對該項目撥款。該船于2006年建成下水試航,2007年正式交付使用。“五十年勝利號”號船長159米,寬30米,有船員138名,滿載排水量2.5萬噸,最大航速21節,航速為18節時最大破冰厚度2.8米,總功率為 75000匹馬力,船上裝有兩個核反應堆,裝有最新的衛星導航和數字式自動操控系統,新式的測冰測深雷達以及海水淡化系統,船上還載有米八直升機一架,用于偵察冰情和人員物資的運輸,另外船上裝備的6艘救生船也是為在冰區救援航行所特制的。各種指標都說明這艘船是當今世界上最新,最大,也是最先進的核動力破冰船,這也使得它成為俄羅斯眾多“北極”級核動力破冰船里的巨無霸。進入21世紀,隨著航海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全球旅游業的發展,北極不再只是探險家的圣地,很多普通人也紛紛加入了北極探險的旅程。前蘇聯的核工業技術也為極點旅游業帶來了改變。2007年開始,這艘船每年夏天都會滿載全球對北極充滿好奇的旅行者前往北極點進行探秘。這其中不乏中國人的身影,畢老師就是其中之一,帶我們領略極地之美。
畢老師講這段核潛艇反映出明顯的對核的恐懼和陌生,作為核電從業者感覺好玩的同時深感公眾對核能的不理解,大作家猶如此何況蕓蕓眾生乎?美俄法等核能利用不僅在軍事上和民用上在上個世紀已經高速發展,我國在核能利用近二十年已經迎頭趕上,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擁有數量最多的在建項目,擁有最有實力的工業配套和產業鏈,核電已成為一路一帶走出去的名片,核電是安全清潔高效的能源,和平利用核能的同時也要做好公眾宣傳和科普。
新大陸的發現,新航線的開辟,開啟了南北美洲的血淚史,也啟動了歐洲的工業革命和財富積累,同時也伴隨著一批又一批的探險者出發遇難或者凱旋。環球航線充滿了故事,北冰洋同樣不甘寂寞,從未停止過不同角色的路演。書中精選發生在北冰洋的精彩故事,讓人喟嘆探險者勇氣可嘉,敬畏大自然偉大的力量,穿越歷史的長河追尋北冰洋人類的足跡。
閱讀就像張無忌的太極武功,練完了忘記了內容和形式,而它已經悄悄的溶解在你的血液,隨意念出招就展現在那看似無招的招式里。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你今天承受得住多痛苦、無助、孤獨以及人生的危機,其實都是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角落:你內心深處的那個孩子在受苦。因此,你急需破冰、與鄰家阿姨畢老師聊聊天,在北極點閉幕冥想: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冷酷世界上,一個孤獨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