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蚊蟲新招,植物中的吃貨了解一下?

滅蚊蟲新招,植物中的吃貨了解一下?

炎熱的夏天,讓人感到煎熬的不僅是爆表的氣溫,另一樣恐怕要數蚊蟲叮咬了。提到家中小蟲子問題,想必很多人都是不勝其煩,而且雖然當今科技發達,咱們有紗窗、蚊香、殺蟲劑甚至手環等產品護體,但近些年來隨著我們越來越崇尚綠色自然,很多人都在盡量減少化工產品和電子產品的使用。因此就有人另辟蹊徑,挖掘起了一個綠色天然的滅蟲方法——食蟲植物!那食蟲植物都是怎么滅蟲,好不好用呢?今天小園丁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食蟲植物,顧名思義就是“吃蟲”,這類植物依靠捕獲并消化動物而獲得營養物質(非能量)。食蟲植物一般生長在土壤貧瘠的地方,這些地方的土壤中缺乏含氮物質,因此食蟲植物在漫長的求生過程中進化出了吸引和捕捉昆蟲及其他小型動物的本領,通過消化分解這些動物組織來獲取氮元素

食蟲植物品類繁多,目前我們市場上常見的食蟲植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豬籠草

豬籠草屬于熱帶食蟲植物,其觀賞性主要來自于葉子末端形成的特殊構造——捕蟲籠。豬籠草的捕蟲籠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就像一個瓶子,籠口上具有蓋子,因形狀像豬籠故得名豬籠草。

豬籠草每長出一片葉子,便會帶有一個捕蟲籠的雛形,當籠子長到合適的大小、即將成熟時,籠蓋打開,籠口向內或向外翻卷,形成光滑的弧形面,同時下方的“瓶子”里也存有了一定的液體。這時籠蓋內側就會分泌香氣,引誘昆蟲到來。當昆蟲落在瓶口采食美味時,就會因為瓶口過于光滑而跌落到瓶底,被瓶內的消化液淹死而后分解。而且一旦昆蟲落入瓶內,是不太可能逃脫出來的,因為捕蟲籠的內壁與籠口一樣都是十分光滑的蠟質表面,加上底大口小的構造,使得昆蟲根本無法爬出。

豬籠草的每一張葉片都只能產生一個捕蟲籠,若捕蟲籠衰老枯萎了或是因故損壞了,原來的葉片并不會再長出新的捕蟲籠,只有新的葉片才會長出新的捕蟲籠。

大多數豬籠草生活的環境其濕度和溫度都較高,并具有明亮的散射光。少數物種較喜生長于茂密陰暗的森林中。

茅膏菜

茅膏菜的形態非常多變,在良好的光線照射下,其葉片可能呈綠色、鮮紅色或黃綠色,形狀也非常具有多樣性。

茅膏菜葉片表面密布著腺毛,每根腺毛的頂端都有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這露珠就是茅膏菜分泌出來的散發著氣味的粘液,當昆蟲被這種氣味吸引,想要落在液滴上采食時,就會被粘液牢牢粘住。并且隨著獵物的掙扎,四周的腺毛也會向獵物聚攏,越粘越緊,最后茅膏菜會將葉子卷曲起來包裹住獵物,進行消化。直到獵物被消化吸收完全之后,葉片和腺毛又重新舒展開來,等待下一只獵物落網。

茅膏菜分布廣泛,其生長習性差異比較大,所以在養護時要根據品種來選擇養護方式。

捕蠅草

捕蠅草也屬于茅膏菜科,原產于北美,多年生。捕蠅草的葉子會在葉柄的末端長出一個捕蟲夾,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捕蟲夾內表面可呈現紅色或者橙色,捕蟲夾的邊緣長著一圈刺毛,這些刺毛根部的分泌腺能夠分泌吸引昆蟲的“蜜汁”,當昆蟲被氣味吸引進入捕蟲夾內,并觸碰捕蠅草的感覺毛達到它的捕獵條件時,捕蟲夾就會迅速閉合,將昆蟲困在夾內。并且隨著昆蟲或青蛙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的掙扎,捕蟲夾會越收越緊牢牢鎖死獵物,而其內側密集的腺體也分泌出消化液,開始進行消化。

根據獵物的大小不同,夾子會關閉數天到十數天,直到捕獲的昆蟲消化完全后,捕蟲夾又再度打開,等待下一個獵物。

由于具有捕蟲功能且盆栽觀賞性比較強,它成為了最受國內寵愛的食蟲植物。目前我們市場上最常見的捕蠅草是已經經過多年人工培育產生的品種,原產地和原始品種已經不可考了,所以如果你不是資深玩家,大可不必在意它的血統。

捕蠅草偏好在水分充足以及酸性的環境下生存,播種的種子萌發后,經過4~5年便可成熟開花結果。如果照顧的特別得當,捕蠅草至少能活20~30年。

瓶子草

瓶子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與豬籠草相似,它也靠葉子形成的捕蟲囊進行捕食。瓶子草的捕蟲囊有的呈管狀,有的呈喇叭狀,有的呈壺狀,這些"瓶子"或斜臥,或直立。

其捕蟲原理大致是相同的:捕蟲囊內壁和開口處光滑,并分泌香甜的蜜汁引誘昆蟲前來,當昆蟲落到“瓶口”并試圖爬向內壁獲得更多蜜汁時,就會滑落到捕蟲囊內。瓶子草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捕蟲囊不僅內壁光滑,還長有倒毛刺,這給防止昆蟲出逃上了“雙保險”,當昆蟲企圖向外爬出時,光滑的內壁和倒生的毛刺使其寸步難行,最終只能掉進消化液中等待死亡。

有些重口味的是,昆蟲的外骨骼通常不會被消化掉,經過一個夏天,你的瓶子草里可能會儲存大量的昆蟲外殼。。。

捕蟲堇

一看到捕蟲堇的樣子,估計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覺得它是多肉植物的一種。講真,如果第一次見到的時候誰跟我說它是石蓮屬的我肯定信!但捕蟲堇的生活習性卻與多肉有很大差別,不能真的當多肉養。

對于捕蟲方式,捕蟲堇也屬于比較簡單粗暴的,就是靠粘。捕蟲堇的葉片、花莖和花瓣背面都長著能分泌粘液的腺毛,并靠散發氣味來吸引昆蟲上當,當有小蟲落到葉片等處被粘住時,其掙扎會刺激捕蟲堇分泌消化酶,進而將其分解吸收。

捕蟲堇的消化能力也比較強,通常被消化后的獵物只剩下很少的殘渣,而且捕蟲堇的葉片還能分泌殺菌防腐的物質,防止沒有被消化完的昆蟲腐爛掉,所以在昆蟲被消化掉之前,粘著蟲子的捕蟲堇外觀上可能會比較一言難盡。。。

另外,捕蟲堇特別適合捕捉小型昆蟲,比如一些蚊子、螞蟻和小飛蟲,所以用捕蟲堇對付小黑飛是一個非常值得嘗試的辦法,但是要注意擺放位置,因為捕蟲堇不耐干,需要明亮的散射光卻不能陽光直射。

PS:其實還有一個“貍藻”,作為水生品種這里暫時就不介紹了

其實食蟲植物雖品種多、習性跨度大,但是有一些條件卻是共通的,比如不能接受干燥,要常年保持濕潤,不能缺水。而且澆灌食蟲植物一定要用軟水,雨水、蒸餾水、反滲透去離子水等,因為大多數食蟲植物已經適應了貧瘠的酸性土壤,屬于避鈣植物,而自來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鹽,會在土壤中沉積從而殺死植物。同理,種植食蟲植物的土壤也是以養分適中的水苔、泥炭、蛭石、珍珠巖、椰糠等進行配比,不能使用普通的園土,也不要輕易施肥。

野外的食蟲植物一般都可以捕到足夠的昆蟲,室內種植的捕獲量會相對較小,有些花友心疼自己的花花,會主動給它們喂一些口糧,但是在這一點上就需要注意,食蟲植物一般無法消化大量非昆蟲類物質,所以不要給它們喂雞肉條、豬肉塊之類的“硬貨”,這些食物很可能導致捕蟲器官甚至整個植株的死亡。。。(但是冬天沒處找蟲子怎么辦?這個問題歡迎大家來交流探討)

另外,食蟲植物本身竟然是比較容易受到蟲害的,比如蚜蟲和粉蚧...

所以一旦發現病蟲害,記得要盡早處理哦!

最后的重點就是大家最關心的了:食蟲植物到底能不能解決蚊子的問題?——憑良心講,對于喝露水的公蚊子,還是可以搞定的,但是對于需要喝血產卵的母蚊子來說,還是人更香。。。食蟲植物的作用沒有那么神乎其神,但是養在家里當個小“吸蟲器”還是挺實用的,想想自己親手帶大的“娃”不僅顏值在線,還自帶狩獵技能,是不是在小伙伴面前又能驕傲自豪一波了?

那么本期內容就到這里了

感謝各位花友的支持

我們下期再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