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年丑月(臘月)初一禪師寄語

? ? ? ? 有居士問佛源老和尚:“什么是煩惱?”老和尚反問:“你說是云門寺好還是南華寺好?”居士答:“當然是云門寺好。”老和尚說:“這就是煩惱。”

? ? ?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為己謀。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一 釋迦佛光

? ? ? ?如果心變得仁慈了、柔和了,不會動不動就生氣,即使見到有些人和事不滿意,也能平心靜氣地對待。這樣遠離了嗔恚,就恒時擁有喜悅。因為沒有什么事要生氣。不生氣,心里就一直喜悅,做什么就都喜悅,走路喜悅、上班喜悅、吃飯喜悅、睡覺還喜悅。這時才發覺喜悅這么容易得到,不花一分錢就充滿內心。一 釋迦佛光

? ? ? 生活中的事情無非分為已經發生的和尚未發生的兩種。對于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無法改變,也就無須執著。而尚未發生的事情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用當下的行動能改變的;一種是無從改變的。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去追悔過去,或焦灼于未來,而是要努力做好當下。佛曰:心系當下,由此安詳!一 釋迦佛光

? ? ? ?天是冷的,佛心是暖的,對你的祝福是永遠的;人是遠的,佛光是近的,對你的怙念是不變的;笑是甜的,煩惱是苦的,有你是幸福的!愿你笑口常開,健康快樂,萬事如意,朝朝暮暮,思思念念,就是我呦!一 釋迦佛光

? ? ?【隨喜之業力】由于我們內心還沒有斷除貪嗔癡,所以我們總有一些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人。而當不喜歡的人遭受災難時,心里不禁會樂開花。這是非常可怕的!為什么呢?說到此,我要講一講造業的法則。業是怎么造出來的?造業是在心的驅使下完成的,身、口只是心的工具。 ? ?倘若工具有罪,則刀棒等殺人的兇器也能獲罪了。但是,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并非兇器,亦非身、口這兩個工具,而是工具的驅動者——心。所以,造業者不是身,而是心。切記!意業是內心所想,但身業與口業并非身體與口的動作本身,而是令身的動作與口的動作完成的這個心念。因此,隨喜他人作惡,盡管并非身業,也并非口業,卻在心上造了業。為什么?看到別人作惡,自己心中隨喜,這能令自己相續中形成喜好作惡的習性。這種習性埋藏在心里,有朝一日遇到相似情形時,便馬上可能生起傷害他人之念。 正如羨慕他人喝酒淫樂者,盡管自身未喝酒淫樂,但內心產生隨喜之念。從法律上說他是沒有罪的,可是從佛教上來說,他是有罪的。這等于在意識中輸入了一條信息:這種做法好,產生了認同感。 這種認同感有朝一日遇到了類似的環境和條件,你就不再拒絕了,而會馬上如魚得水似地進入狀態,造下諸多身口意的惡業。可以這樣講,今天的見作隨喜就是明天自作的前兆。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見作隨喜之業力。一 釋迦佛光

? ? ?【閑話家常】1、以舍為有:整天妄想貪求,這樣的人生不會快樂;懂得喜舍的人生,快樂無窮。2、以忙為樂:偷閑是苦,忙才會快樂。3、以勤為富:肯勤勞就是一種財富;不勤勞,即使擁有萬貫家財,也會坐吃山空。4、以忍為力:能夠忍,就有力量。一 釋迦佛光


只為強身骨,遇雪梅花出。

帶雨梨花潤,含羞菡萏舒。

雖然眾所賞,終少傲骨突。

品冠千花媚,報春送幸福。一 釋迦佛光

? ? ? ? ?即使有恩于人,也不要期望別人的贊譽與回報;即使命運多舛,也不要熄滅希望之燈;即使遭人頂撞,也不要小肚雞腸、耿耿于懷;即使略有成就,也不要就此滿足、自我陶醉;即使蒙受不白之冤,也不要因此而精神沮喪。人生之路坎坷崎嶇,充滿無常,但只要生活還在繼續,就要面對人生的酸甜苦辣、禍福短長。一 釋迦佛光

? ? ?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完美無缺的選擇。你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時擁有碩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處都是你的。你要學會權衡利弊,學會放棄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學會接受命的殘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氣和。因為,這就是人生。一 釋迦佛光

? ? ?【閑話家常】急事,慢慢地說;大事,清楚地說;小事,幽默地說;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地說;開心的事,看場合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現在的事,做了再說;未來的事,未來再說!一 釋迦佛光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