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文藝學考研初復試經驗貼
川大2016屆文藝學在讀碩士 初試391 復試第三名
? ? ? ? ? ? ? ? ? (一)初試經驗貼
高曉松曾經說過:“除了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雖然這句話被用爛了,但用來表情懷也倒不失為一句合適的話。為了不甘于畢業就工作的命運,不想要太早就赤裸裸地面對社會,也也不甘心父母對自己設定好的期待,于是下定決心通過考研來給自己不一樣的平臺,也給自己心中的夢想多一些努力和堅持。現在就將我考研前前后后的事情做一個總結,既算作是對這一階段的總結,也希望能夠給后人哪怕一丁點兒的幫助或者鼓勵。
一、擇校——為了心中所愛,我愿堅持到底
選擇四川大學,是我在決定考研之初就決定了的。彼時我對于985,211這些用來衡量大學指標的數字沒有多大概念,只是一心喜歡成都喜歡川大。所以當我告訴老師我要考四川大學,而他說了一句“你可以”,我就一心一意鐘情于川大了,我也沒想到最后我竟然真的可以如愿以償。實在是幸運至極。當然,期間也有過老師、朋友,甚至父母勸我換學校,但我實在割舍不下對川大的執念。
其實,中途我也想過要放棄,想著索性不如直接保研,既可以避免父母的擔心,不用繼續到外地上學,又可以省去后來幾個月的辛苦與掙扎。于是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和自己聊天,保研是否是我想要的,保送的學校是否是我最想去的學校,保送的學校和川大可以給我怎么樣不同的收獲。糾結掙扎了一個星期之后,我依然決定堅持川大,即便最后不幸遺憾不成功,努力過了也不會后悔。于是,九月底掙扎之后,我又重新平靜下來。一路堅持,闖過初試,闖進復試,最后終于被心儀的大學錄取。
所以,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就碰著了呢。記住,一定要堅持。
二、初試備考——孤獨和考驗,一定要挺住
正式開始進入考驗備考狀態,是大三下學期開學。和老師見面確定了報考方向之后,便買了參考書,每天和室友一起早起去自習室,除了上課,吃飯、午睡都在自習室。看書累了休息的時候,就到走廊上吹吹風,聊聊天,也因此記錄下了平時不易察覺的很多美景,也算是另一種驚喜的收獲了。以下是我復習的一些計劃和階段,僅供參考:
專業課
三月份買來書之后,我首先開始的是中國文學914的復習。文學史相關的書籍我一共看了12本,分別是章培恒、駱玉明的《中國文學史新著》(三卷本)、劉黎明《中國文學》(四卷本)和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四卷本)。另外還有一本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從3月上旬到4月中旬,將復旦大學章本三卷通讀了一遍,做了少量筆記。4月底開始看川大四卷本,期間每天看一篇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這一階段的復習方法是將川大的四卷本看完一卷,然后看一卷袁行霈的,將二者結合起來做筆記。此外,還將郭紹虞的《中國歷代文論選》(一卷本)看了部分。持續到7月初期末考試,一共看完了10本書。此時還剩劉本和袁本各一卷沒有做筆記。因為一直看古代文學史很疲倦,于是7月份將錢理群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和陳思和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與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過了一遍,因為學過所以看得很快,此階段沒有做筆記,只簡單理了思路。同時將閻嘉本的《文學理論基礎》和趙毅衡本的《現代西方批評理論》過了一遍,此階段沒有做筆記,也沒有太理清思路。7月下旬,完成了古代文學的全部筆記。至8月上旬,所有的專業課書籍均過了一遍,古代文學完成了筆記。8月份實習,復習計劃暫停。
9月份重新開始復習的時候,將陣地轉移到了圖書館,借書用書也方便了很多。9月份的時候,手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資料,于是結合資料重新開始看書。首先開始的是《文學理論基礎》和《現代西方批評理論》,因為沒有做筆記,所以基本上是用的一位學姐的筆記和我買的一份資料,二者結合起來還是比較充足的。此外我將唐正序本的部分內容做了總結,理出了清晰的思路,并在9月上旬將書又看了一遍,把資料和筆記背完了第一遍。9月下旬主要在看《現代西方批評理論》,因為所占分值很小,看得比較馬虎,將其中人物的著作做了筆記,重要觀點做了筆記和理解。10月份主要是現當代文學史,至11月上旬理出了較為清晰的思路和脈絡,然后開始慢慢進入背誦階段。從10月份到11月上旬,將古代文學和現當代文學史完整背誦了一遍。
11月中旬開始,著手準備文學評論寫作的寫作部分。期間,先后看了胡亞敏《敘事學》、劉俐俐《中國現代經典短篇小說文本分析》、邱運華《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鄧新華 章輝《西方20世紀文學批評教程》、伊格爾頓《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此階段一直持續到12月上旬。中途有幸買到了川大在讀輔導師兄師姐,針對寫作特意錄制的語音課,幫助很大。在考前,一共練筆了三次,第二次的文章基本符合寫作的范式,并獲得了師兄的肯定。肯定地說,寫作部分我投入精力過少,練筆不夠,但考試的時候我寫作部分很順利,很快就構思出了框架和內容。與此同時,我將中國文學的真題完整過了一遍,答案完整背誦了一遍,并將現當代文學史的筆記又過了一遍,文學評論寫作的真題完整過了一遍,筆記背完了第二遍。12月初至考前,將古代文學筆記和真題過完了第二遍,文學評論寫作筆記過完了第三遍。最后一個星期,將現當代文學史的兩本教材快速看了一遍,將文學評論寫作的書快速看了一遍,將《西方現代批評理論》筆記背了一遍。同時進行的是中國古代文論的積累。此階段看的較為集中,為劉勰《文心雕龍》中重要的20余篇,與鐘嶸《詩品序》等,包括原文、翻譯和文論思想。至此,專業課的復習完成。
小結:
第一階段:3月上旬—8月上旬:專業課所有參考書目過完一遍,古代文學史完成筆記;
第二階段:9月初—11月上旬:完成專業課第二輪復習,此階段除寫作部分外,各部分知識均有較為清晰的脈絡和思路,并完成背誦;
第三階段:11月中旬——12月上旬:寫作部分完成理論部分積累,開始練筆。
第四階段:11月上旬——12月中旬:完成專業課第三輪復習,完成第二、三遍背誦。真題均完成第一、二輪。
第五階段:考前一星期:現當代文學史教材、《文學理論基礎》教材和《西方現代批評理論》筆記快速過一遍。
TIPS:專業課一定要注意扎實基礎,理清教材的框架和脈絡,邊角知識也不能放過。
公共課
政治和英語我沒有報班,最后沖刺階段聽了沖刺課程,還是有一定幫助的,尤其是英語作文。
政治
公共課部分,因為政治剛好65分過線,沒有太多經驗要講,唯一值得借鑒的就是,不要貪多背太多。我將最后的肖四和蔣五都背了,結果上考場了因為背的東西太多反而混亂了。安安心心背肖四就好了,這是我室友和我對比之后我得出的經驗。政治不用貪早,我是18號大綱出來之后,才開始的。我室友比我開始的還晚,她最后70+。
英語
英語一我考了80分,就簡單分享一下我的英語學習計劃。3月初,買了紅寶書,但直到考前我都沒有完整背完一遍,因為不喜歡無聊單調地背單詞。于是我果斷放棄了紅寶書。在手機上下載了百詞斬APP,每天背誦100個,然后一邊復習前一天的一邊背誦今天的。平時走在路上的時候,我就聽單詞聽例句。至7月初,單詞完成第一輪背誦。
7月初,開始進入英語真題。用的書是何凱文的一套,但是他的書不用買全套,長難句和寫作我都買了,最后幾乎沒有用上。7月份一個月,我將10年真題的閱讀部分完整做了一遍,每天的具體計劃如下:做兩篇閱讀(30-35分鐘),然后不著急對答案。回頭將文中所有的認識的但不太記得的單詞、不認識的單詞都標出來,然后一個個查出來,抄在筆記本上。再回頭將句子逐一疏通一遍,將長難句抄下來,分析語法和句子結構,并嘗試著翻譯。最后再將文章讀一遍,將題目重新做一遍。完成這四遍之后再對答案,如果還有做錯的題目,就看答案解析,之后再將錯誤的題目找到文章對應的位置,務必將解析吃透。所以,一般一篇閱讀一輪我要做4-5遍。這個過程一般為4個小時左右。所以,通常是下午6點鐘到晚上10點這個階段。然后第二天早上花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將前一天抄的單詞、句子讀背,記憶牢固,并定期鞏固。
8月份復習暫停。9月份的時候,開始第二遍做真題。此階段分板塊,首先是完型填空。因為這一階段主要考察的是邏輯、詞匯量等方面的知識,所以前期的積淀就派上了用場。完形填空我一天做一篇,第一遍先自己做,第二遍的時候查清楚所有文中和選項中的模糊的單詞,抄在筆記本上。第三遍逐句疏通,將長難句抄在筆記本上分析結構、語法,并翻譯。然后再重新做一遍。之后對答案,搞清楚所有錯誤的原因,并總結。所以,完型一般也是4-5遍。當然,第二天單詞和短語、句子是必須要背的。其次是新題型。新題型主要是要注意邏輯,尤其是銜接和搭配。要注意代詞,尤其是指稱代詞和物主代詞等,注意前后文的呼應。新題型我一般做4遍。首先將選項通讀一遍,將重要的詞匯,如代詞,中心詞等標記出來,然后通讀文章,讀的時候可以依據選項嘗試選擇,第二遍再重讀,依據選項補充或者調整。對完答案之后,再回頭讀第三遍,確定清楚文章的行文思路和選項根據。第四遍,在理解文章之后,將文章中不認識的單詞抄下來,長難句抄下來分析、翻譯等。做法同閱讀和完型。然后是翻譯。
翻譯因為要考慮到考試時候時間的安排,所以做一遍的時候,我并沒有通讀全文,而是先看句子,如果有代詞等指代性的詞匯,結合上文確定指稱對象,粗略翻譯一遍,然后再進行調整。這一遍完成之后,通讀全文,再次確定翻譯的是否準確。然后結合答案,將翻譯的句子再進行修改。之后,單詞、句子的學法同閱讀、完型和新題型。因為平時做真題的時候,對長難句的分析和翻譯就已經是在進行翻譯練習了,所以翻譯沒有進行額外的學習。這一階段大概持續到10月中旬。然后開始進行的是閱讀的第二輪。因為已經有了前期的積累,所以這一遍做起來難度不是很大,關鍵是在檢查對詞匯的記憶、句子的理解。但由于時間間隔不長,對答案會有印象,所以有些錯題我會重復出錯,而這也恰恰是一個鍛煉理解能力的機會。重新讀文章,重新對問題和答案進行理解。這一遍錯過之后,第三、四遍基本上就沒有出錯了。之后就是作文之外所有部分的重復。英語閱讀前后一共進行了4輪,其他部分均是3輪,一周持續到12月上旬。在此期間,一直在堅持的是被之前筆記本上抄的單詞和長難句,一共是一厚一薄兩個筆記本,快被我翻爛了。然后分別將百詞斬和考研幫上的核心單詞各背了一遍。單詞具體的遍數已經記不清了。
最后最關鍵的就是作文。作文前期我沒有做太多準備,11月底開始聽何凱文的作文沖刺課,幫助很大。7月份的時候聽了學校老師上的考研補習課,對作文的規范和格式有了一定的把握,并做了筆記。12月份聽何凱文作文課的時候,找到了作文準備的方向,并結合他給出的句子,自己寫了6、7篇作文。每一篇都背的滾瓜爛熟,到了考場上的時候,將準備的關鍵詞替換成圖片中的關鍵詞,其他部分基本上沒有太多替換。所以作文如果準備好了,是可以用來節約時間的。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前準備一些作文中心詞的詞匯,這一點何凱文的沖刺資料還是可以的。
TIPS:英語考試做題步驟(個人方法):作文—閱讀—新題型—完型—翻譯。
小結:
第一階段:3月上旬—7月初:單詞(百詞斬)第一輪;
第二階段:7月:真題閱讀 單詞、句子、題目吃透,讀背;作文課程。
第三階段:9月—10月中旬:真題完型、新題型、翻譯第一輪 要求同上。
第四階段:10月下旬—12上旬:除作文部分外二、三輪,核心單詞一遍。
第五階段:12月上旬—考前:作文的核心詞匯準備和寫作、背誦,核心單詞第二遍。
三、寫在題外
考研本就是一場孤獨的戰爭,所以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過程的艱辛與痛苦,只有堅持下來才能真切體會。而這些苦與累,也一定會在你成功的那一化為所有的甜蜜與快樂。當然,找好研友也是很重要的,找幾個一起考研的小伙伴兒,組成一個小分隊,互相鼓勵和陪伴,還過孤軍奮戰。所以,加油吧。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為了自己的夢想,堅持下去吧!你,也一定可以的!
我是夕子,謝謝您的閱讀。喜歡請點贊,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