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真實的自己
一切的有價值的思考都源于豐盈的內心世界,走在探索自我的路上,在美的第二年,我終于遇見了真實的自我。
對自我的思考始于十一年前,愚鈍如我,用了十一年的時間開始遇見自己。
十一年來,我一直在思考。
從開始的 “我想要什么樣的工作?”“我喜歡什么樣的人? ”
到后來的 “我為什么要活著?”“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我的人生意義是什么?”
我的思考從量變真正產生質變始于創建一個新品牌的過程,在思考如何誕生這個品牌,如何賦予這個品牌價值觀的同時,我加深了對自己價值觀的思考和理解。
以前的我只知道“我不想要什么”。比如我不想回到家鄉做穩定的工作,因為不喜歡可以預期的人生;我不想繼續讀研,因為自己實驗技能差強人意。我不想很早走入婚姻,因為怕被束縛。
后來的我知道了“我想要的是什么”。我希望可以在異國他鄉有一段漂泊的經歷,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些精彩的故事,我希望自己的生命是有價值的存在。來到美國的第一個月,我寫下了 2015年計劃,開始寫作,深度閱讀,申請 MBA,2016 年,我實現了之前寫下的每一項計劃。
現在,已經是在美的第二年,我實現了多年的夢想,重歸校園。真正屬于校園的那一刻,激動,釋然,同時我明白了,終點才是起點。在美這兩年,靜謐的環境,踏實的計劃,促使我不斷的思考,叩問自己的內心。你的人生意義是什么?當你離去的那一天,你希望在你的墓志銘上留下什么樣的文字?
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我遇見了真實的自我。
我終于明白,自己的人生價值是幫助別人。所以,當我試圖拯救一個Toastmaster俱樂部日子是快樂的,因為可以幫助別人提高演講能力,可以建立一個屬于Marketing和Sales的專業Toastmaster俱樂部,幫助大家搭建一個平臺。當然,我承認,其實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幫助別人并非要說明自己高尚,我去幫助別人,是為了內心的寧靜和歡悅。
我終于明白,當你足夠強大時,你才能談得上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知曉自己不夠強大,于是我靜下心來學習,沉下心來歷練。踏踏實實做計劃,一步步的實現自己的目標。
其實,我一直沒有變,只是更加認識自己,翻開十一年前的記憶,十一年前喜歡上了達因這個詞兒。達因是力的最小單位,人在宇宙中是那么的渺小,或許我只是其中的一枚塵埃,但我愿每天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使我的生命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