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文章:“ 你在什么時候會感到孤獨? ”文章截取了網友諸多評論,每條評論都滲透著眾網友的孤獨。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朋友發的一條: “ 離開家門 ,在機場獨自一人拖著巨大行李箱的時候感到莫名的孤獨。 ”今天的我也經歷了這么一場孤獨。
? ?我曾想離開父母獨自生活以后,是會養一只狗,還是寵一只貓,我曾想,我會找一個勤勞的男孩吧,他為我們的狗狗洗澡,我們下班回到家中,我們在沙發上看電視,無聊就起身去超市買些零食,宅在一起,一起學習,在房間看書。
? ?下班后,我獨自回家,路過門口,看到了之前相親對象,他拍著雙手呼喊著自家養的小狗仔,那一刻,我覺得他很幸福。 對方先于我過上了這種生活, 我獨自站在那里,感覺十分孤獨。 我想,也許當初是我們在一起,我已經過上了那種想象中的小生活吧。
? ?我之前認識過一個男生,他有一只泰迪犬,我們抱著泰迪去吃飯,泰迪還算乖巧,盡管進餐過程并不完美,說起來有一點糟,但我沉浸在“兩個人一起養一只狗好幸福”的想法中,我以為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 ?幾度接近,可是為什么不呢?明明可以很輕松的選擇一個相同生活軌跡的人,一起上下班,十分方便啊。是啊, 我們明明可以更加輕松的生活。
? ?我曾認為,只要外在條件符合,每個人都是中庸的,所以,“和誰在一起,都能開心的生活。”這個理論從我懵懂時期到初嘗世道以至近乎整個青春年少都深信不疑。所以,那些可怕的“異地戀、異國戀”是為什么神一樣的存在啊。所以,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甘愿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和特定的人在一起啊,那些費盡心機只想愛一個人的做法,我并不認同啊。
?人們固執的堅持,其實,只是因為“ 和誰在一起,真的不一樣。 ” ?嘴上這么說著不認同,但也在偏執的遵循。遇到喜歡的人,便會幻想著一百種可以和“他”在一起的方式,是只和“他” 在一起的方式,這個他有著無窮盡的“ 排他性 ”。
? ?我們承受了太多的愛與挑剔,我們外表平和、平易近人,我們能和同事打成一片,我們看似謙卑,忍讓,我們不挑剔、不強求。我們不怪罪朋友直言不馴,我們獨立又善解人意。
? ?可是,在感情中,我們偏偏不啊。我們是那么倔強有個性的姑娘,我們是外面的懂事女孩,我們更愿意做“撒嬌吵鬧”的壞姑娘。我們以男朋友的寵愛有加為驕傲,我們希望他做我們的好閨蜜加男朋友,我們怪罪他的粗心,遷怒他的小毛病,我們希望他完美無瑕。
? ?我們靠近一個人,拿著自己手中的小模具去走近他,想磨平他的棱角,改變他的壞毛病,然而卻屢屢受傷。我們傷心的想“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嗎?”
? ?天真的我們認為每個宣稱愛我們的男孩子,都自帶善良屬性,都會為了我們變成善良的守護天使,即使曾為魔,也能立地成佛。受盡傷痛的我們懂得:只有真愛才會心甘情愿被馴服吧。世界上怎么會全是美好的男孩子呢?我們是外面偽裝良好的懂事姑娘,這些男孩子又怎么會不善偽裝呢?只有親歷感情,才能摘下對方的盔甲。
? ?盔甲卸下,赤裸相待,哦,原來,和誰在一起感覺真的不一樣。
? ?曾經那么近,寧可選擇更加遙遠;雖然不相信,但也在遵循。還不是在傻傻的等待遠方的他,等待他終將與我在一個軌跡里相會,懷里抱著一只小狗崽。你看,我原本可以很容易的養一只狗,可偏偏為什么選擇了擱置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