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盎然,這個詞很多人都能夠理解,很多人都能做得到,而對于90后的大學生來說,更應該找到屬于自己的興趣,并且是具有實用性的愛好。
為什么說是實用性的呢?興趣跟事物一樣,在這世上是不可計數的,但相對來說,有些興趣是利于現在90后大學生將來面對社會,面對未來的。現在興趣愛好的說法已經很大眾化了,比如在大學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通常會被我們認為是一種技術,然后學習課外的呢?則被稱為興趣愛好,也就是說“術業有專攻”。怎么個說法都行,現在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水平日益提升,作為當局者,我是希望學多點實用的東西。
為什么又說是90后呢?在我看來90后是從出生開始生活環境相對前幾代優越許多,沒有經歷過歷史和政治上的動蕩,也沒有經歷過大的經濟波動。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90后的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人的疼愛中長大,家人就不舍的孩子在課余時間參加興趣培訓班。還有一部分像我一樣的,從小在農村長大,對于我來說,在田間刨土爬樹、抓鳥釣魚就是最豐富的興趣了。之后在中學時期,都是忙于學習。所以在興趣愛好這方面,我們90后這代人群中大部分是“短處”。
今日中國的信息發展迅速,同時由于“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原因,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國,各國交流日益廣泛。而我們90后相對年輕,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在審美觀和價值觀方面也與前人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們也是新一代的接班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在你已經有自己的愛好,那么就再花點時間強化它。如果還沒有的話,不用擔心,現在開始培養,讓興趣成為習慣,再讓習慣成為技能。
就拿我來說,自小受到家人的影響,讀書以來就對書法很有感覺。喜歡字的構造和書法的表現形式,還有喜歡創作的感覺,從無到有。以前農村的條件很差,小學沒有書法課程,更別說書法培訓班了,所以唯一學習的方法就自學。小學的時候有臨過硬筆字帖,現在封面長什么樣都忘了。中學開始就臨老師的黑板字,因為初中的語文老師的書法在當地是很有名氣的。高中起就認真臨帖,并在空余時間向老師討教,即是免費又能學到東西(關于硬筆書法的學習方法后續再補上)。而軟筆書法從未碰過,直到大學。
來到大學,我選了書畫社(有的大學稱書畫協會),才開始接觸軟筆。自15年10月開始到16年4月,從不會拿筆直至拿到學院舉辦書法比賽的二等獎和系舉辦的藝術風采展的一等獎(軟筆組的獎項)。還有代表社團去參加各種晚會的書法表演。更重要的是,系黨支部書記看上我的硬筆字,決定培養我為黨務聯系人。其實表面看到只是這些,我覺得書法不僅僅是展示作品那么簡單,更深層次理論原理,書法之“道”才是精髓。目前我還在學習表面的皮毛,但是我的硬筆字最起碼還能給別人看的上眼。
所以,找到一個適合當下方便學習,且實用性的興趣并不難,只是你肯不肯花這個時間。硬筆書法、手工、繪畫、ps都好,最節約時間和成本的那是最好的。起碼到時候你的簡歷上在特長那一欄,不會是空白。
有一個工作了三年的師兄曾經跟我說他求職的事,他學習成績在中等水平,在大學最后的兩年利用課余時間自學攝影,盡管不能跟專業攝影師相比較,起碼還能算是作品。當時他的人事經理看到他的簡歷上的特長項,就隨口問他關于攝影的一些知識,并要求看他的照片。面試之后他成功被錄用并在幾個月后轉正,后來他才得知因為公司正缺會攝影的員工,因為公司在舉辦一些大大小小的活動,需要人手攝影。由此可見,從客觀角度看現在的公司招員工的要求,是越優秀錄用率越高。這里指的優秀,大家同樣是同一水平的文憑,但在特長方面更勝一籌。
說是興趣愛好,更不如說是特長。興趣愛好在我們這個年齡已不好意思掛在嘴邊了。當你看到幾歲的小孩,草書練到爐火純青的標題的新聞或是視頻,你會不經點開看還感嘆著,我這個年齡的時候卻還在做些什么。所以,特長這個詞更適合我們,讓我們帶著社會對我們的需求和發自內心的責任,去培養去學習,多一技之長又何樂而不為呢!
為了你的大學生活更加精彩,現在就開始動身吧!
關于在大學有哪些特長值得培養的,可以在評論區提問和討論。
我寫作的動力離不開你“愛心喜歡”的鼓勵(*^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