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一接觸到這本書,是在得到的每天聽本書。聽過之后就覺得,哎呦,這個解讀的有意思,這本書的內容也很有意思。
當時回到家之后就開始準備了紙和筆,來進行自我對話,或者可以說是對自己內在的一種深挖。
今天的這個故事真的不想用自己舉例子,因為深挖出來的東西,無法透漏給大家。
這個零秒思考的問題就是要一直對自己問下去,問自己做一件事情最本質的原因是什么。其實用不了兩三張A4紙,你就可以挖出自己內心潛藏的最真實的東西。
我挖過,雖然挖出來之后我自己還蠻震驚的。
一直對外的說法就是,我只是個老師。一個有著心里咨詢師證的老師,一個研究了兩年多兒童心理學的老師,一個學習了三年自我療愈,成長內在的老師。
為什么直說自己是個老師呢?
因為總覺得自己學到的心理學這塊并沒有什么大的優勢,也沒有什么實際的案例,有的只是書本上的死知識。
對于心理療愈這一塊,你說你做這一塊的,估計有很多人說你神經病~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自己都還在做自己的心里療愈,所以不愿意去給任何人做心里療愈。這也并不能成為一份自己的職業或者一項技能。哪怕學會了很多。
為什么會做心里療愈呢?
因為自己的內心不夠完整。
我看到自己并不是像其他的人,最近的時間真的是特別忙,每天都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寫這個晨讀。自己對于這件事還是表示非常的遺憾的,因為如果說每天能夠堅持寫一點文字的話。一兩個月堅持下來其實收獲還是比較大的。但是現在自己沒有過多的時間來寫這個晨讀。所以今天就是一直在熬夜寫這個晨讀。
希望還在堅持的小伙伴們一定要堅持下去,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就堅持過去了。以后的路還很長,希望我們能夠相互扶持著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