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任的谷歌CEO桑德爾·皮查伊4月29日發布了一年一度的“創始人的信”,明確了公司將重點發展的六個領域,包括搜索與助手、人工智能、內容和網站(YouTube是谷歌的)、安卓與虛擬現實等。上市已有十多年,谷歌的一個有趣而反常規做法是從不為股東提供季度財務業績預測。在2004年谷歌面臨IPO時,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給股東寫了一篇長長的“所有者手冊”(owner’s manual),詳細闡述了他們對于上市的愿景與擔憂,并分享了公司的理念。
佩奇和布林在2004年的信里這樣寫道:
雖然我們會討論所從事事業的長期趨勢,但是我們不準備給出傳統意義上的業績指引。我們無法在一個季度這么狹窄的區間里預測我們的事業。
我們認為自己的職責是推進股東的利益,我們相信人為制造出的短期目標數據對我們的股東毫無用處。我們不希望被要求去做那樣的預測。如果有人提出要求,我們將會禮貌地拒絕。一個管理團隊被一系列短期目標所干擾,就如同一位節食者每隔半小時就站上體重秤一樣,毫無意義。
這樣的信成了科技公司的標準。Facebook CEO 馬克·扎克伯格也寫過類似的信。手工工藝品銷售網站Etsy的CEO Chad Dickerson在2015年公司IPO之前從內容到形式都做了效仿,并且也使用這樣一封信宣告公司不會為股東們提供常規的季度財務預測。
Etsy的 Dickerson是這樣寫的:
當我們成為上市公司,我們不準備提供季度或年度的業績指引。我認為提供量化的業績指引不符合Etsy的使命。例如,為達到季度財務目標產生的壓力將極大地刺激我們追求近期的利益,這會減少我們在遠期履行更大使命的能力。我們將會繼續對投資者保持信息透明。為取代傳統意義的指引,我準備經常地與我們的投資者談及我們的進步、挑戰和機會。那些與我們共享遠期的、面向群體哲學的投資者,我歡迎他們。
這種不給出業績指引的哲學和致股東的信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期。谷歌的創始人繼承了沃倫·巴非特為伯克維爾·哈撒韋公司股東所寫的1996所有者手冊(1996 owner‘s manual)。巴菲特大概是最老派的投資者之一了,但還影響著最年輕的公司。
在手冊中他寫道:
在我們所有的信息交流中,我們努力地確保沒有某一個股東獲得特別優待:我們不會遵照通行做法,向分析師或大股東提供業績“指引”或者其他價值信息。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的股東在同一時間得到信息更新。
佩奇、羅林、巴菲特,他們表達出的這些理念,顯然都遠遠超出了科技的范疇。它們其實并無新穎特別之處,無非是——“責任感”。從谷歌的“不作惡”到IBM的沃森信條,成就偉大公司的正是這些點滴匯集起來的簡單樸素而又無法抄襲的思想。我們的企業,不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行業公司,如果不能形成屬于自己的基于“責任感”的樸素信條,即便今天還被人們稱為巨頭,距離敗亡也不會太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