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小曼
1
從朋友發展成戀人,也就是所謂的“日久生情”,這樣的發展途徑總是難以被人欣然接受。因為我們所憧憬的愛情呀,是浪漫的,是未知的,是也許會發生在下一個轉角的。
最好是,遇見他的那一刻,眼睛里能冒出一縷不一樣的光。噢,它還有一個特別美好的名字,叫“一見鐘情”。
所以我從來都把身邊的男生朋友當兄弟一樣處,與他們稱兄道弟勾肩搭背,所有邋遢的不修邊幅的那一面在他們面前展露無遺,誰叫我個性天生放蕩不羈,且從未想過在他們當中發展戀情。
然而,如今我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
“日久生情”這事兒,居然發生在了我身上。
我告訴他,若是早知道今天牽手的人會是他,我當初一定努力減肥、精心打扮、舉止優雅、溫婉多姿,裝也要努力裝。
他卻不屑地說,切,哥才不是那么膚淺的人。
2
和你認識是十多年前的事兒了。
那會兒剛搬到這個小區,與當時初中學校的距離,走路大概需要20分鐘。我媽擔心我一個姑娘家不安全,于是就拜托了鄰居家剛好與我同校的大哥哥帶上我。
也就是你。
那會兒我大概正處于叛逆期,覺得身邊多個人都是礙事,所以即便與你同行,我也是一臉兇巴巴地要與你保持距離。于是,我走在前面,你走在距我半米的身后。
這樣的安全距離,你似乎一點都不敢“僭越”。
我每每回頭“檢測”距離,你總會怔一下,眼里泛著期待的光,可看我沒有與你說話,又忽而有些失落。
有一回,就在我回頭看你的瞬間,一輛摩托車倏地從我眼前開過。你嚇了一跳,下意識迅速地把我往你身上拽了一把,我沒站穩就摔了一跤。
那一回我生氣極了,對著你劈頭蓋臉地罵,任你怎么道歉怎么哄也不理你。
后來跟你說起這件事,問你當時有沒有討厭我。
你想了很久,說了一句:“原來我是從那會兒就開始把你慣壞的呀。”
3
到了高中,咱倆都住校了。我媽帶著我,上你家送了好大一份禮,拜托你一定要幫忙照看著我。
我還記得你當時煞有介事地跟我媽說,我一定好好照顧她,小曼特別乖特別懂事兒,阿姨大可以放心。
現在想想,你這臭小子,心機真深啊,十幾歲就懂得討好未來丈母娘了。
我們雖在一個年級,但沒有被分在同一個班。那會兒,我驚訝于生性孤僻的你居然和我們班那群鬧騰的男同學玩得特別好,一起打球一起吃飯,勾肩搭背的。
我向來“雌雄同體”,自然也和男生較為熟絡,于是我們就經常一群人在一起玩兒。
十七八歲的男生,已懂得照顧女生,就連我當值日生要倒垃圾擦窗戶,我那群“兄弟”也會搶著幫我。
有些女生看了眼紅,就笑他們:“真沒出息,見是美女就亂獻殷勤。”
其中一個男生反駁她:“別瞎說,這可是我們好兄弟的妹妹。”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與我交好,都是因為你。
聽他們說,你總是自愿“貢獻”零食和作業,為的就是讓他們幫著照看我。
后來我問你,怎么年紀輕輕就那么老成,居然懂得背地里對我好。
你揉了揉我的頭發說,你呀,從來都不懂得我的溫柔。
4
就這樣和你“稱兄道弟”一直到上大學。
直到,有一回假期,我吵著要去坐摩天輪。你說你有恐高癥,我不管,硬把你拽了上去。
摩天輪緩緩升到了最高點,我扶著透明的玻璃墻美滋滋地欣賞著窗外的風景,全然不管恐高的你。
突然,你從我身后把我抱住。
我嚇了一跳,趕忙轉過身來,卻始料不及地迎上了你的唇。
回過神來之后,我說,你干嘛親我。
你說,我想和你在一起。
這一切是那么突然,卻像蓄謀已久,水到渠成。
按理說,當了朋友的人,最好是不要談戀愛的。
因為害怕失去,所以更要小心翼翼,朋友才是一輩子的。
我把這個道理告訴你,而你卻說:
程又青那么多年兜兜轉轉,嘴上說著“我可能不會愛你”,最后還不是選了李大仁。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我又不缺朋友。
5
你確實是挺溫柔的吧。
有一回,我在網上了買了幾件內衣,因為沒在學校,所以讓你幫忙去取了快遞。
你打電話問我,要不要幫你丟進洗衣機里去洗。
我說,不行,內衣有鋼圈,是要手洗的。
你“哦”了一聲,就把電話掛了,后來又給我發了個信息,說,全部幫你洗了,先晾我們宿舍。
我跟你開玩笑,等下你的舍友會以為你是個變態。你說,反正周末全部人都回家了。
還有一回,我來大姨媽,肚子疼得冒冷汗,恰好室友都外出了,只好打電話向你求救。
你到藥房去給我買藥,因為著急,沖進去后就直接問店員:“有沒有痛經的藥?”
剎那間,整個藥房的人都向你投去了訝異的目光。
你給我買回了痛經膠囊和痛經貼,跟我說,來,雙管齊下。
從此,你知道了我有這個小毛病,更是懂得每過一段時間給我備好止痛藥。
6
好像有這樣一個說法:其實你生命中那個真命天子早已出現了,只是還沒有被你發現,或是辨認。
確實是啊,我們每天要和那么多人擦肩而過,哪里可以一眼就認出那個對的人。
我們總是需要,在生命的長河中,和不同的人結識、聊天,然后在經歷過許許多多不對的人以后,才會與那個對的人重逢。
所以,也許在你的身邊,早已出現了那個對的人。
就像我和他。
如果可以相愛,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
就算少了那一份“一見鐘情”的怦然心動,那又何妨呢?
你的關注和喜歡,是對我寫作的最大鼓勵,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