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拉伸:跑前動態熱身,跑后靜態拉伸

拉伸對于跑步運動來說是很重要的,它不但可以增強肌肉的彈性,還可以有效的防止跑步損傷。為了節省時間,不熱身就直接開始跑,這就很容易出現岔氣,肺活量不足等情況。或者跑后不拉伸,經常會肌肉僵硬、疲勞、酸痛,或形成蘿卜腿,甚至受傷。

拉伸動作又分為兩種:靜態拉伸和動態拉伸。

靜態拉伸:又稱為被動拉伸,是指關節不參與運動,身體某處單一肌肉拉伸至繃緊狀態,靜止不動并保持15秒以上的持續拉伸方法。如壓腿拉筋、大腿牽拉、跨立體前屈等。

動態拉伸:又稱為主動拉伸、動態熱身。是指緩慢、有控制地活動肢體來增加關節、肌肉的活動范圍,是關節,肌肉,韌帶及相關組織的共同參與運動的一種熱身方式。常見的動態拉伸動作有:高抬腿、搖臂、踢腿等動作。

這兩種拉伸對肌肉的作用是不一樣的。當我們做持續緩慢拉伸時,肌肉體內的張力感受器——高爾基腱器會興奮,激發一個抑制反應,使肌肉的張力的降低,這樣就可以放松肌肉,使肌肉長度變長,從而恢復肌肉的柔韌性;反之,當快速拉伸肌肉時,肌肉的長度感受器——肌梭就會興奮,從而增加肌肉張力。

所以正確方式:跑前應動態熱身, 跑后再靜態拉伸。

為何跑前不建議靜態拉伸?

因為靜態拉伸會限制肌肉能力,降低力量水平,影響能量輸出,同時對你還沒有“熱”起來的肌肉造成損傷。

也有研究說靜態拉伸副作用沒有那么大,但至少首先進行動態拉伸,讓你的肌肉“熱”起來,讓身體為運動做好準備;隨后進行靜態拉伸,從而起到拉長肌肉、增加動作活動范圍的作用。

為何跑前要動態熱身呢?

1、升高體溫,降低軟組織粘滯性,減少肌肉拉傷;

2、喚醒機體,對即將到來的運動做好全面準備;

3、激活肌肉,產生更大肌肉力量,讓你跑得更快;

4、調動心肺,克服心肺惰性,縮短進入最佳跑步狀態的時間,推遲極點發生;

5、促進關節滑液分泌;減少跑步剛開始時,關節因為缺乏潤滑而發生僵硬和疼痛;

6、減少岔氣現象,岔氣的專業術語叫做“運動性短暫腹痛” ;

7、促進身體散熱,防止在春夏季跑步時體溫過高現象;

8、激活大腦和神經,讓你跑步更專注,動作更協調;

跑前熱身要注意什么?

在動態熱身之前,建議先慢跑 3-5 分鐘,比如從出發點慢跑到集合地點。

熱身時長最好不低于10分鐘,運動強度越大(比賽、測試、間歇跑等),準備活動越需要充分。

肌肉動態牽拉每個動作12次,肌肉激活每組15秒。

通常熱身動作需要逐漸激活肌肉,建議從頭部到上身、下身、腳部循序漸進拉伸。

跑前熱身常見動作

原地熱身跑之前后墊步
原地熱身跑之墊步高抬腿
原地熱身跑之左右墊步
大腿前側動態牽拉

大腿后側動態牽拉

臀肌動態牽拉

臀肌動態牽拉

肌肉激活之弓箭步跳

肌肉激活之開合蹲跳


髖關節環繞


弓步壓腿


勾腿跳

側弓步

跑后為什么要靜態拉伸?

1、緩解肌肉充血膨脹情況,促進肌肉及肌腱的修復

2、改善運動后肌肉僵硬緊張狀態,有利于肌肉彈性長期性保持,防止身體靈活性和柔韌性下降;

3、加快乳酸的排泄,減少肌肉酸疼

4、增加運動之后的舒適感,讓身體從激烈運動狀態逐漸過渡到安靜狀態

5、糾正運動后肌纖維排列紊亂現象,促進肌纖維排列平整;

6、增加身體的柔韌度,提高協調性,美化肌肉線條

跑后靜態拉伸要注意什么?

劇烈運動結束后,不要立刻做靜態拉伸,先進行慢走舒緩下等心率較平穩之后再做。

拉伸時每個靜態動作持續時間不低于20秒,拉伸要緩慢漸進,不要使被拉肌肉感覺疼痛。

拉伸順序一般是從大肌群到小肌群,從核心(腰腹臀)到兩頭。

整體的拉伸時長:不低于10分鐘。

通常跑后拉伸是從跑步最主要的下肢部位開始拉伸,逐漸做至頭頸部。

靜態拉伸常見動作:

大腿后側拉伸
大腿前側拉伸
臀部拉伸
小腿拉伸
腰腹部拉伸
上背部拉伸

三角肌拉伸


肱三頭肌拉伸
斜方肌拉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