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品——愛的代價

愛的代價

作為一個混跡創業的社區的偽文藝青年,我已經完全想不起來我的上一次創作是什么時候了。?

我私以為創作應該是一個飽含情緒的過程,要能在載體上能更豐富更飽滿的得到表達,甚至是近乎瘋狂的。

文字的形式很多是時候是平面的,它可以傳遞某種情緒,描述某個場景,塑造某個形象,文字帶給受眾的更多的是一種轉述。

創作的形式很多,寫一篇文章,拍一張照片,畫一幅畫,或者僅僅是哼一段不知名的小調,無論形式如何,根本上來說是要表達創作者的某個想法某個理念或者某個時刻的特定心情。

就我而言,畢竟在工作和生活中已經面對的足夠多的操蛋的事情和莫名的壓力已經奇奇怪怪的情緒了。

說創作,其實往往是寫了改,改了刪,然后咕嘟一下喝掉手邊的福佳白,仰座,長吁一口氣,算了。

對于文字,往往是一個轉述、共情的過程。在創作過程中是需要步步引導,層層遞進,引出矛盾,刺痛共情點。當我試圖去揣測別人情緒的時候,我的自我情緒已經被分析和揣測所模糊了。

相比于文字,音樂更能完成所謂近乎瘋狂的情緒上的宣泄。音樂的共情相比文字更為有沉浸感,隨著播放設備的更新迭代,往往我們極容易獲得一個純粹的沉浸式的音樂體驗。有時候往往很簡單,通過一段節奏,一節旋律,甚至不需要歌詞,就能輕易的在沉浸的環境中獲得與創作者共情,或是壓抑,或是激昂,甚至是近乎瘋狂的情緒宣泄。

想必我們都有這種體驗,帶著耳機,身處某一個環境,在完成某個動作的一瞬間,突然就聽懂了這首歌,瞬間的共情,讓我們沉浸于擦創作者想要的表達的世界。

好比現在,我在這叨逼叨、叨逼叨了半天,其實遠不如一首吟唱來的痛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BRD、MRD、PRD是從商業規劃到市場運營,再到產品構思的過程中,需要建立的由宏觀到具體逐漸成型的指導戰略。...
    Kemr閱讀 879評論 0 1
  • 總覺得自己和書有些緣分。小時候家里人做生意沒時間照看我,便自己一個人跑到附近的新華書店看書。那家書店頗為商業化,門...
    逃跑小妖閱讀 2,823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