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001

公園里有個孩子快三歲了。但她不敢蕩秋千,也不敢一個人呆在沙灘里玩沙,必須有大人陪著。我一直納悶,這么大的孩子應該是全然放手去玩的,怎么如此害怕周圍的環境呢?后來她媽媽的幾句話我找到了答案。有孩子脫了鞋子襪子撒腿在沙灘玩,她也想,但她媽媽怕麻煩弄臟鞋襪,就說,不能脫,不然會有人把你抱走的。語氣爺相當不好。

孩子是沒有辨別能力的,大人說什么就是什么。當她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想要去探索的時候,最親的媽媽告訴她周圍都是險惡的,同時,從她媽媽的言行中也可以看出,她對待孩子是沒有什么耐心,而且態度是比較粗暴的。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時時處于被恐嚇被責罵的狀態,是不可能有安全感的。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是無法充分的去發展自己,培養自己自信心,或者獲取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的能力的。因為她不敢,她害怕,她對自己和周圍的環境與人都沒有信心。

002

這其實也是李笑來老師講的人生最重要的枷鎖就是追求安全感。為什么?

因為一個人追求安全感時,他很難往前走,哪怕走一小步他都要做很多很多準備,查詢很多很多的信息。結果就是他只能永遠都呆在自己熟悉的區域。因為熟悉,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防范,也就沒有提高,沒有成長。當真正外在的環境有變化時,他的能力則是最薄弱的,也是最容易被淘汰的。

我一直有想寫東西的欲望,想開一個公眾號記錄自己的成長。但拖了兩個月都沒有動筆,因為總覺得要準備充足,要寫出一篇特別牛逼的文章,一炮打響。可是越這樣想,就越寫不出自己想要的文字,就越發不想寫。直到進入一個社群,看著里面的小伙伴們各自的都寫的熱火朝天,東西也許并不見得一定寫的怎樣,但是他們就是寫出來了,并且還能分享出來,一樣得到了小伙伴們的鼓勵與支持。

我就在某個晚上發了第一篇,題目叫,開始就是最好的開始。寫完后就不要臉的轉發到了朋友圈,沒想到,竟然受到了很多朋友的點贊與支持,而且有很多朋友都跟我有一樣的想法,一直想做,但遲遲未做,我只往前一步就做了他們很多人想做但沒有做的事情。

這其實給了我很大的刺激。原地徘徊的人實在太多了,但甘于原地的人又實在太少了,所以,焦慮的人就很多,因為既不想呆在原地,又不行動。只能被焦慮折磨的死去活來。能量都耗在這上面了。其實蒙著頭往前走就好了,管它什么結果,本來就是在成長的路上,就算不完美,那也很正常啊,本來就走在提高的路上啊。

003

但是李笑來老師提到的一個觀點我并不是十分贊同,他說不要跟沒有安全感的人合作,更不要跟沒有安全感的人結婚。而實際上,我們很多人都是沒有安全感的,這很可能源于小時候被養育的方式,如本文開篇寫的那位小姑娘一樣。但是我們可以后天去發現甚至治愈自己這個問題。比如去看心理醫生,被朋友點,或者說找一個安全感十足的伴侶,在愛的環境中你會自我治愈。

如果我們自己缺乏安全,要相信只要勇敢往前走,了解到自己的問題,我們的路就會越走越寬;如果周圍的朋友缺乏安全感,我們也要給他走出來的勇氣與時間。因為缺乏安全感也許只是某個人在某個時間段暫時的狀態而已,他可以慢慢走出來。我們這樣我們周圍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往前走,我們自己也會因此而有益,因為抱團走會走的更遠。

我們沒有那么多觀眾,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呆在原地只會越來越危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