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蝶
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人,就會和什么人成為朋友。
確實是這個道理。
端午節那天,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以前的同學yoyo。
我問她:“最近過得怎么樣呀?是不是要結婚了?”
她說:“我還不是‘老樣子’,公司坑有點坑,天天加班還不給加班費。還有,現在房價漲的好快啊,我什么時候才能有自己的房子?房價會降嗎?而且我男朋友現在對我也越來越不上心了,天天不務正業、只知道打游戲,沒錢結婚呀!我都不知道自己過的是什么日子,“。
“嗯,其實大家都一樣,你也別太過消極。”
從她的神情里,我看不出她對未來生活的希望,除了落寞還是落寞。
結束和她的對話,我回到家,轉頭想想自己的生活,突然覺得跟她也有著幾分相似的不容易。生活一地雞毛,毫無生機。
原來這種消極的力量是會傳染的,就像我們共同經歷著可怕的傳染病,無法抗拒,又無時無刻的,互相殘害著對方。
我曾經有段很頹廢的日子,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特別無助、迷茫。
我覺得自己的生活一團亂麻,特別想振作起來,但是大多時候又深感無力。
那時,我像一個得了重病的病人一樣,每天都郁郁寡歡。出去怕把負能量傳染給別人,待在家里又無法自愈。
直到有一天,表妹給我打電話說她升職加薪了,要請我吃飯,我的生活才開始慢慢變得積極起來。
那次見面,聽她講她在公司發生的事情。發現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從她口中說出來都會變得特別有趣。
她還說最近愛上了做飯,廚藝又長進不少,還揚言要煲湯給我喝。
公司上班不讓帶手機,她把工作的事處理完了就會看書。以前不愛看書的她,現在平均一周能看完一本。偶爾也會去跑跑步,說跑步使人快樂。
總之,每次見面她都會分享一些“新鮮好玩”的事給我,這也是我從小到大都喜歡跟她在一起玩的原因。
每次聽她說完這些,我都下意識的覺得自己該改變了。倒不是她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而是在她身上有一股力量無形之中吸引著我。
她讓我意識到我很美好、很幸運、我的生活其實還充滿著希望。
之后,我漸漸的走出了消極的怪圈,開始跑步、看書、學習。
一直想提高寫作水平,所以果斷報了湯小小老師的21天寫作培訓課,認識了一群積極向上、博學多才的文友。
在培訓課結束后,有人提議組隊寫作,這樣大家才能找到問題,共同進步。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積極面對人生的態度呢?
現在,我變得特別積極。空閑時間,我會和喜愛健身的朋友相約去跑步,而不是像過去一樣躺在床上玩手機。
大家都知道跑步會讓身體分泌內咖肽,這種物質會讓人感覺心情愉悅。所以,我也由撲克臉變得特別愛笑。
盡管在這個過程中,周圍有很多的聲音拉著我向前或向后。但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會被別人的負面情緒所影響,而是始終讓自己保持在一個正能量、積極的狀態。
其實,在生活中,像我表妹這樣的人很多,像同學yoyo的人也很多。
或許有的時候,我們在某些問題或價值觀上會有分歧。但是,類似和表妹這樣的聊天,卻讓人對生活充滿希望,信息量極大,讓你總覺得自己的生活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變或嘗試。
其實,化解自己的負面情緒,有時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好的方法是借助外界的力量,迅速的轉移自己的情緒。
多和一些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會無形之中被牽引,變得更加積極樂觀,而不是陷在自己思維的死胡同里出不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明明每個人都是24小時,有些人卻有時間跑步、讀書、做早餐。而我們卻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如果真的想改變現狀,那我們是不是該向他們取取經呢?
人們常說:“一個人平時花最多時間在一起的5個人的平均水平,就代表了這個人。”
如果你周圍都是陽光開朗、正能量爆棚的人,我相信你也不會天天傷春悲秋、一臉愁容。
我從不懷疑一個人的進步與周圍所處的環境有什么關聯,也無法想象,如果不受這些正能量的牽引,我會變成怎樣一個人。
當你成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的時候,同樣可以吸引更多需要這種力量的人。
愿你成為這樣的人。
End
是什么讓你堅持到現在了呢?是不得不被逼著走的信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