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內蒙古|沒聽過二人臺,不算來過內蒙古!


“寧賣二畝地,也要鬧家戲”,這句俗語里的“家戲”便是二人臺。

在我的老家,逢年過節或者喜事、喪事,都要有二人臺唱。我家族里不少長輩是忠實的二人臺粉絲,她們能說出來什么“幾歲紅”還是“二后生”之類的角兒,以及這些角兒們的種種故事。

例如某位“幾歲紅”就是在九歲的時候出的名,后來讓自己的女人毒啞了嗓子,再唱不了戲;再比如某某以前眼睛是正常的,結果勾搭了有夫之婦,被人家挖了眼睛報復——后來便把這經歷唱了出來,漸漸紅了;還有某某自幼家貧,被虐打受不了跑出來要飯,后來學了二人臺。

等等,這些故事。

雖然這些與演員唱功無關,也是不知道真假的八卦,卻并不妨礙觀眾一邊聽戲一邊拉呱(方言,聊天的意思)這些有影兒沒邊兒的閑事。



有外地朋友問過我,二人臺是不是就是二人轉?

“二人臺”與“二人轉”有許多共同點:產生年代大致相同,最初都叫蹦蹦戲;都產生、發展、繼承于民間,都是地方民間藝術;臺上表演都以一丑一旦兩個人說唱為主,道具都有長綢、扇子等;兩者均為喜劇形式,語言都是當地方言等。

“二人臺”和“二人轉”有明顯的不同之處:“二人臺”是流傳于晉、內蒙古、陜、冀等地的一個地方小戲,與東北“二人轉”堪稱藝術“姊妹花”,是兩種不同藝術形式的地方戲曲和地方曲藝。

“二人臺”是以扮人物為主的小戲,唱腔更為豐富,藝術形式更為完整。“二人轉”則是以說、唱、舞為主的曲藝演唱。“二人轉”用東北方言接近普通話,語言障礙較小,而“二人臺”用的西北方言土語較難讓外地觀眾聽懂;二者在音樂、唱腔、美術、服裝道具、樂器配置、表演藝術上都有明顯區別。

同時,二人臺在表演上既有草原遼闊粗獷的風格,又有北方憨直奔放的品味,深受蒙漢兩族人民喜愛。



嗯,先奉上我聽過的幾首二人臺,也是當地人常聽的。


《走西口》 反映農民背井離鄉出口北謀生的悲慘生活。


《走西口》 反映農民背井離鄉出口北謀生的悲慘生活。


《捏軟糕》 通過一對青年男女做生日糕的過程,抒發他們的相愛之情。


二人臺《捏軟糕》 - 騰訊視頻


《五哥放羊》(片斷) 反映舊社會貧苦農民的愛情生活。


二人臺:五哥放羊 - 騰訊視頻


《借冠子》反映聰明農婦如何揭露地主的丑惡嘴臉


?《借冠子》 - 騰訊視頻

這個是一個選段,我很喜歡這個小姑娘,覺得長得漂亮,所以放上來了。


借冠子

這個相對完整版,唱的演的都好。


更多關于內蒙古吃喝玩樂可以關注我的文集:

【吃喝玩樂】內蒙古旅游必讀 - 文集 - 簡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很少有人知道二人臺,畢竟這是地方戲的一種。 第一次看到二人臺,大多數人卻又習慣把它歸到“二人轉”里面。實際上,二人...
    生執念閱讀 2,575評論 16 18
  • 匆匆復匆匆,南北又西東。 仗劍未曾悔,別離幾從容。 汽笛響聲聲,關山夢重重。 千言或萬語,默默一望中。
    長白雪0924閱讀 117評論 0 0
  • 1. 我們都在追尋真理和真想,我們都在苦尋道理。但是,最后發現,我們的道理和真想都存在于普通的事情當中。只是我們都...
    葭州寒雪閱讀 425評論 0 0
  •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先起來,寫了一頁字貼,這時候媽媽問我們要不要去游泳,“耶耶耶!太好太好了!”“不過要把作業寫完...
    5號小溪流小舒兒閱讀 226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