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彥彥,這是我的每天一篇原創(chuàng)文章之第69篇。
大家都知道,我是樊登讀書會廈門分會的志愿部長,自己也做各種活動各種公益很多年,組織參加了很多次大型活動。
之前一次,是5.14在廈門人民會堂舉辦的“樊登鷺島、海西瞬變”大型演講,參會人數(shù)達到1700人。還有最近,我們正在準備10.13-15的“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客流量可能達到6萬人以上。
在這樣的大型活動里,都需要迅速集結到大量的志愿者,而且要高效完成志愿服務。
如果按照傳統(tǒng)方式,招募這樣大型活動的志愿者,往往會面臨以下困難:
1.招募時間長,往往需要提前很長時間,才能招募到足夠數(shù)量的志愿者。招募時間太短時,除非攤派任務,否則難以招募。
2.人員難管理,一方面是人數(shù)眾多的志愿者難以一一了解,另一方面是各個志愿者之間互不認識,配合起來并不容易。
3.工作效率低。如果志愿者之間缺乏配合經(jīng)驗,又沒有很好的管理方案,就難以呈現(xiàn)很好的活動效果。
之前我們“5.14”這場活動上,大家都被我們“超級志愿者”的完美表現(xiàn)震撼到了,都不相信這樣一批高素質的志愿者是第一次一起配合,就做得這么出色。
很多伙伴都來問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其實是我們的“超級黑衣俠”太給力了,并非是我的功勞。當然了,我也是用了很多好辦法,最重要的一個好工具就是“社群”。
用好“社群”這個工具,最起碼有幾個好處:
第一,迅速招募人馬。我們的一場大型活動,就通過社群招募的方式,在一天之內招募到160多位志愿者,而且品質很高。大家熱情高漲,還非常擔心搶不到名額。
第二,實現(xiàn)高效管理。第一批初選志愿者一進群,我們就通過表單方式讓大家登記好詳細資料并提交照片,對各位志愿者的情況都有了進一步了解。同時,通過分類篩選及做任務分享的方式,選定最終的80位志愿者,選定組長,由各組長通過社群進行分組管理。
第三,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通過社群管理的方式,善用各類工具,比如思維導圖和幕布,布置志愿者各項工作任務,既清晰明朗,又輕松自在。比如我用思維導圖將每個組的分工及注意事項都事先標注好,各組長也通過導圖進行細化跟蹤,每個人都清楚明白自己的崗位分工及時間安排。再加上大家自發(fā)的超級行動力,便能發(fā)揮無限大的力量!
總之,用好社群,就能以社群應萬變,以社群積人脈,以社群來帶動社群。充分運用好社群,就是充分調動起人。
如果你想知道具體怎么做,歡迎來跟我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