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信基督,更不崇洋,但我認同感恩,它不分國界與年齡,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美德。一次無意翻看日歷,記下了今年的11月24日是感恩節。想起最初上班的幾年,每逢節日,都會給學生布置些特別的作業,一來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二來趁機加強些德育教育。后來幾年,工作上、小家里,瑣事纏身,常常都是日子過了,才恍然大悟。
早早地把這個日子記在天天都會隨手翻起的本子上,上周五,布置作業時,我額外加了一條“感恩節行動”的德育作業,希望孩子們回去后利用周末幫父母做一些事情,要求有圖有真相。于是,截止到本周一返校前,收到作業54份。當父母為孩子的成長欣慰時,我說,有些孩子平時也經常幫忙父母做事的,只要作為成人的我們教導到位,孩子們一定會更棒更優秀。
群里,有家長依然表示著認同,而我卻貪心地想像著真正的感恩節那天,會有什么心情呢?
日復一日的早早起,晚晚歸,不見太陽,不見光亮。哪怕2016的第一場雪悄然到來,也沒有帶給我太多驚喜,日復一日地跟這群00后的孩子們斗智斗勇,為他們的不寫作業著急,上課說話生氣。
社會上總有人一提起老師,就會和小氣、認死理、斤斤計較等一些詞語連在一起,剛上班時,許是年輕但凡遇到這種情況,總還要辯上一辯,如今倒也想開了,如果遇到學生犯錯,一概不與之計較,作業上出了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過去,這樣的結果是好還是壞呢?想必現在都能分出所以了。糾的是錯,陪伴的是成長。
可惜,在一起時,很少有人理解。
因為雪,步行上班,起床洗漱時,平日時睡得很穩的瑤清醒地提醒我路上太滑,可得小心,不能摔倒。心暖暖的,提起這個小姑娘,就是滿滿的虧欠,因為我的早出晚歸,這個學期的工作日里我沒有為她扎過一次辮子,晚上的睡前故事也是省了又省,每每拿起書,不是我困得眼皮打架,就是匆匆翻過催她入眠。
上班,一如往常在瑣碎中穿梭,如果忙的都是業務倒也好些,可又有多少是為本職服務的呢?這個世界有太多紅花,當然得有更多的綠葉來配才好,過去是,以后何嘗不是。
因為獨生子女的補助需要用到戶口本,電話打回老家,不多時回過來,爹說戶口本找不到了。耐心地安撫娘不著急,好好找找就是,并把能想到的地方都提供了出去,過了一晚,今天再問,還是沒找到。電話里,終于沒忍住說了那句,找不到不領就是了。放下,卻是滿心歉疚。不就那點兒錢么,多大的事,發脾氣有用的話,全世界都成炸藥包了。而他們,也一定是找了又找,想了又想,只是沒想到罷了,說明了什么?一想到無可避免的衰老,我的淚一下子來了。
以前聽誰說“年輕真好”時沒有任何感覺,上年齡就不好了么?有些人不照樣活得有滋有味。漸漸地才明白,“歲月不饒人”而人何曾饒過歲月,年輕時不懂珍惜,總以為來日方長,愛著的人,想讀的書,向往的路,總會見到、翻開、踏上。流年輾轉,繁華易散,而那些表面上的光鮮,不知背影里生長了多少苔蘚,不是有陽光,世界就會完全亮堂;不是有雨露,每一枚葉片都會吮吸生長;不是有星辰,迷路的旅者就會找到方向。
冷風勾起無言的疼痛,浸漫的憂傷穿過四季,悄然佇立在冬的枝頭,寒意襲心,無處可逃。原本想記下雪的翩飛,日的零碎,一個冷顫,冰涼的手指懸在屏幕的中間,所有的思緒凝結,所有的心情凌亂,于是,不知所言,不問所語……